我市两级法院群策群力破解“执行难”
2016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收案7821件,结案6328件
本报讯 (记者 张伟锋 通讯员 杨文焕) 自2016年以来,全市两级人民法院以钉钉子精神,以决胜的精神状态和敢打必胜的信心、决心,群策群力,迎难而上,兑现承诺,坚决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主动请示汇报,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合力解决执行难。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共同治理“执行难”的工作格局。
整合内部资源,挖掘执行潜力。结合“清理积案”“规范执行行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审查与清理”,以及省高院组织的“迅雷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两级法院整合内部资源,坚持走高位推动路线,领导班子从思想上、行动上率先垂范,主动压实责任,强化“一把手”责任,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 ,确保“人、财、物”保障到位。
区分类别,精准推进执行工作。加强对执行工作管理,按照“摸清底数、明确责任、统一行动、集中化解、依法处理”的要求,对“收、存、结”所有案件进行摸底排查,对所有未实结执行案件进行筛选分类,分别清理出有无财产案件,根据案件标的、内容、被执行人情况进行甄别,制定针对性措施,制定时间表,实行联系领导包案,集中攻坚。
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助力执行。发挥智慧法院信息化建设、执行指挥中心查控、监督、集中办理、协调配置等作用,真正形成内外联动、反应迅速的执行指挥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查控系统的运用,做到执行节点全程公开,提高执行透明度,实现执行案件质效最大化。
因案施策,创新执行方式。创新执行工作机制,将司法鉴定室和审判监督庭纳入执行综合团队,推行分段集约执行机制,将执行流程分成执行启动、查控、处置、审查监督四个阶段进行集约运行,对执行团队进行优化。2017年以来,由市中院统一调配执行力量,有针对性的分片区集中执行,切实提升了实际执结率、标的到位率,有效降低了信访率、投诉率。
严肃监督执纪问责,规范执行行为。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依法依规执行。市、县(区)驻法院纪检监察组全程参与执行攻坚的每个环节, 对于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执行不力、违规执行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2016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收案7821件,结案6328件。其中,2016年收案3227件(含旧存841件),结案1651件,结案率51.2%;2017年收案4714件(含旧存1576件),结案4016件,结案率85.2%;2018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攻坚之年、决胜之年,一季度收案2154件,结案66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