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微行动”做活企业党建“大文章”

刊发时间:2018-05-03 A3版  作者:杨永平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永平)   “张书记,建议本周组织公司党员深入公司挂钩村去,为贫困户送上温暖。”
  云南凤庆蒲门茶业有限公司晨会上,员工在听完支部书记总结讲话后,展开评议,提出意见建议。
  凤庆蒲门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科研、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专业茶企业。2013年11月11日,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共有党员10名,占公司现有员工总数的14%。多数党员都是公司业务骨干,并创造了骄人业绩。随着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市场的深入扩张,公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80末90后的年轻人加入,如今公司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党建工作如何凸显青年人的特点和需求?
  如何通过党组织活动增强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公司董事长杨家全决定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深化党建带团建,把青年人喜欢的现代元素引入党建团建工作,在公司组建“微团队”、开设“微课堂”、举行“微评议”、 开展“微活动”、进行“微关怀”,用“五微行动”做活党建“大文章”。
  “微团队”激发“大活力”。公司党支部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活动的原则,把有共同兴趣爱好、有共同关心话题和性格共融的青年党员集中在一起,以团队功能为单位,分别建立了营销型、创新型、生产型、服务型4个微团队,同时把党性观念强、模范作用好、群众威信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党员选作团长。通过建立微团队,积极探索有团队名册和联系方式、有活动计划和制度、有活动记录簿和签到簿、有学习材料等“四有”微团队标准化建设,有效提高了青年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同时投入5千余元购买党的理论书籍及各专业书籍200多册发放到党员手中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发挥微团队的“红色基石”作用。
  “微课堂”营造“大讲坛”。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忙、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公司支部在党课设置上突出“微”的特点,合理利用员工碎片化的时间来开展学习教育。每天早上开展“5分钟晨会微党课”,由党组织书记、微团队团长担任主讲,以部门、班组为单位进行授课,课堂内容上突出实际实效,既党务知识,又涵盖经济形势、安全生产、社会科学、人文关怀等各方面知识,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党员职工进行学习。针对广大年轻员工缺乏党的知识的问题,党支部设立了党史国史题库并编印成册,通过党史国史考试纳入公司新进员工招聘、公司员工转正晋升提职前提条件。为主动适应青年党员崇尚民主、时尚新潮等特点,依托网络、QQ群、微信群等载体,明确专人定期不定期发送党建知识、党建新闻、视频等,目前编发推送党建信息4000多条,公司党团员还进行了朋友圈转发,进行积攒、评论等微交流,畅谈心得体会,突破时空界限强化党团员经常性教育。
  “微评议”带动“大进步”。为发挥党员在公司生产经营中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党员坚持率先在每天工作晨会上,带头围绕周计划、月计划进行自我总结,分享成功经验,找出不足和缺点,制定每天努力方向,并认真听取团队意见建议,接受员工监督和公司高层监管,以此不断激励、完善自我,形成强大工作动力和合力。
  “微活动”发挥“大作用”。公司支部每年都结合传统节庆日,在公司内部大力开展红色文艺联谊汇演活动、创新创业大奖赛以及各级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将活动视频分享至微信群,增进联谊,增强了感染力,也宣传了公司。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支部牵头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先后组织党团员及员工到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和挂钩村委会开展敬老爱老、为特殊儿童捐款做义工活动,集资近30万元在当地校园开展校企联合、放飞梦想让爱飞翔免费大型体验式青少年成长手拉手公益活动,为凤庆考上清华大学的学子捐款3万元。发挥龙头公司作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帮助当地茶农脱贫致富。
  “微关怀”实现“大凝聚”。激励与关爱并重,把引导青年奉献与疏导青年心绪结合起来,支部牵头开展“三必访、两必谈”活动,即:党员职工生活有困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有红白事必访及思想波动改变必谈、岗位调整必谈,着力帮助青年党员解决自身遇到就业、创业、情感等困难和问题,使广大青年员工无形中形成了“有事找组织”的思想意识,真正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基层组织。今年以来,支部共开展各类走访和送温暖活动40多人次,解决党团员职工困难21件。
  “五微行动”紧紧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成了年轻人释放能量的舞台,实现了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高度融合,营造出彼此尊重、平等、宽松、包容、民主的蒲门“家”文化氛围,员工有了归属感、业主有了获得感、党组织有了存在感。公司党支部也多次被命名表彰市县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并在各级党建工作现场会上进行先进经验交流。

返回
2025年07月15日  第792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五微行动”做活企业党建“大文章”

刊发时间:2018-05-03 A3版  作者:杨永平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永平)   “张书记,建议本周组织公司党员深入公司挂钩村去,为贫困户送上温暖。”
  云南凤庆蒲门茶业有限公司晨会上,员工在听完支部书记总结讲话后,展开评议,提出意见建议。
  凤庆蒲门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科研、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专业茶企业。2013年11月11日,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共有党员10名,占公司现有员工总数的14%。多数党员都是公司业务骨干,并创造了骄人业绩。随着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市场的深入扩张,公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80末90后的年轻人加入,如今公司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党建工作如何凸显青年人的特点和需求?
  如何通过党组织活动增强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公司董事长杨家全决定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深化党建带团建,把青年人喜欢的现代元素引入党建团建工作,在公司组建“微团队”、开设“微课堂”、举行“微评议”、 开展“微活动”、进行“微关怀”,用“五微行动”做活党建“大文章”。
  “微团队”激发“大活力”。公司党支部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活动的原则,把有共同兴趣爱好、有共同关心话题和性格共融的青年党员集中在一起,以团队功能为单位,分别建立了营销型、创新型、生产型、服务型4个微团队,同时把党性观念强、模范作用好、群众威信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党员选作团长。通过建立微团队,积极探索有团队名册和联系方式、有活动计划和制度、有活动记录簿和签到簿、有学习材料等“四有”微团队标准化建设,有效提高了青年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同时投入5千余元购买党的理论书籍及各专业书籍200多册发放到党员手中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发挥微团队的“红色基石”作用。
  “微课堂”营造“大讲坛”。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忙、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公司支部在党课设置上突出“微”的特点,合理利用员工碎片化的时间来开展学习教育。每天早上开展“5分钟晨会微党课”,由党组织书记、微团队团长担任主讲,以部门、班组为单位进行授课,课堂内容上突出实际实效,既党务知识,又涵盖经济形势、安全生产、社会科学、人文关怀等各方面知识,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党员职工进行学习。针对广大年轻员工缺乏党的知识的问题,党支部设立了党史国史题库并编印成册,通过党史国史考试纳入公司新进员工招聘、公司员工转正晋升提职前提条件。为主动适应青年党员崇尚民主、时尚新潮等特点,依托网络、QQ群、微信群等载体,明确专人定期不定期发送党建知识、党建新闻、视频等,目前编发推送党建信息4000多条,公司党团员还进行了朋友圈转发,进行积攒、评论等微交流,畅谈心得体会,突破时空界限强化党团员经常性教育。
  “微评议”带动“大进步”。为发挥党员在公司生产经营中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党员坚持率先在每天工作晨会上,带头围绕周计划、月计划进行自我总结,分享成功经验,找出不足和缺点,制定每天努力方向,并认真听取团队意见建议,接受员工监督和公司高层监管,以此不断激励、完善自我,形成强大工作动力和合力。
  “微活动”发挥“大作用”。公司支部每年都结合传统节庆日,在公司内部大力开展红色文艺联谊汇演活动、创新创业大奖赛以及各级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将活动视频分享至微信群,增进联谊,增强了感染力,也宣传了公司。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支部牵头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先后组织党团员及员工到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和挂钩村委会开展敬老爱老、为特殊儿童捐款做义工活动,集资近30万元在当地校园开展校企联合、放飞梦想让爱飞翔免费大型体验式青少年成长手拉手公益活动,为凤庆考上清华大学的学子捐款3万元。发挥龙头公司作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帮助当地茶农脱贫致富。
  “微关怀”实现“大凝聚”。激励与关爱并重,把引导青年奉献与疏导青年心绪结合起来,支部牵头开展“三必访、两必谈”活动,即:党员职工生活有困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有红白事必访及思想波动改变必谈、岗位调整必谈,着力帮助青年党员解决自身遇到就业、创业、情感等困难和问题,使广大青年员工无形中形成了“有事找组织”的思想意识,真正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基层组织。今年以来,支部共开展各类走访和送温暖活动40多人次,解决党团员职工困难21件。
  “五微行动”紧紧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成了年轻人释放能量的舞台,实现了党建文化和企业文化高度融合,营造出彼此尊重、平等、宽松、包容、民主的蒲门“家”文化氛围,员工有了归属感、业主有了获得感、党组织有了存在感。公司党支部也多次被命名表彰市县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并在各级党建工作现场会上进行先进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