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抓牢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牛鼻子”
落实责任 强化监管 转变作风 堵塞漏洞
耿马抓牢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牛鼻子”
本报讯 耿马自治县坚持一抓到底,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从严监督执纪问责,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消极腐败现象5类突出问题快查快处、严惩严办,持续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各项重点工作抓牢抓实。
开列一批问题清单。对照各级各部门职能职责,开展正向清单,进一步明确挂包部门和驻村工作队工作职责,把职责任务清单化。梳理排查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户、村、乡(镇)、县级部门逐级开列问题清单26个,并结合实际制定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十不准”。县乡纪检监察机关对照“正反”清单开展监督检查,督促责任落实,及时纠风纠偏。2017年以来,对各种庸、懒、散、怠、混、拖等典型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发现问题244个,提出整改措施207条,处置干部21人。
用好一组监督平台。运用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和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五级联动”监督平台、“清风耿马”微信“一键举报”平台、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暨“三资”监管平台,广泛开展监督检查和问题线索收集。依托乡(镇)信访举报投诉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在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立脱贫攻坚“五级联动”群众诉求点,开通服务投诉窗口,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规范登记、受理、转办流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累计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五级联动”监督平台录入信息分别达930条、7311条,均已全部办结。通过平台监督全县扶贫领域到村入户资金1.88 亿元,涉及群众74955人次。同时,采取“网络监督+实地公开”方式,按季度在村民活动场所公开栏公开脱贫攻坚政策、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建设“公开、透明、动态、便民”的脱贫攻坚“阳光监督”平台,让阳光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打好一套监督“组合拳”。依托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县、乡(镇)两级联动,以乡(镇)为单位每月抽查一次。建立责任、问题、问责清单,全过程对各级各部门履责情况进行再监督再检查,每年完成3轮次集中检查。坚持不发现问题不收兵、整改问题不彻底不消号,各乡(镇)纪委之间适时开展交叉检查。坚持不间断、多轮次开展明察暗访,及时遏制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目前,开展抽查13批次,发现问题513个。集中开展7轮脱贫攻坚专项纪律检查,发现并反馈问题406个,下发整改通知106份。走访贫困户、低保户、搬迁户1468户,发现问题75个。
开展一批专项巡察。把脱贫攻坚纳入巡察工作重要内容,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轮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把行业主责部门和乡(镇)党委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决策部署情况作为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巡察中发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及时汇总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目前,5轮巡察中,开展脱贫工作专项巡察2轮,发现问题21个,移交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3件5人。
推选一批廉洁扶贫先进典型。运用好电视、报纸、网络、公众微信号等媒介,积极进行正面宣传引导,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从挂包帮部门、乡(镇)领导、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中选树一批廉政先进典型,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电视台、报社、公众微信平台逐月推出,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增强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全社会关注关心、支持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
起底一批问题线索。以“廉洁扶贫”专项行动为载体,对县乡纪委2016年以来受理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建立管理台账,对未办结或办理不到位的,重新进行处置,对新受理的问题线索及时处置,定期汇总核对,确保件件有着落。
查处一批突出问题。加大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处置力度,建立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快办工作制度,优先研判处置巡察、督察、专项审计、财政检查、扶贫专项巡察、专项检查等工作中发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2017年以来查处扶贫领域违纪问题1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问责处理15人,给予批评教育30人,约谈178人。
直办一批重点案件。对巡察、督察、专项审计、财政检查、扶贫专项巡察、专项检查等工作中发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快查快办、挂牌督办、提级直查,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坠底。对乡(镇)、村组发生的典型问题,达到立案条件的,由县纪委直查快办,提高案件查办效率。
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开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曝光专区,在耿马纪检监察网统一开设“廉洁扶贫”专项行动栏目,设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曝光专区,定期宣传专项行动工作动态、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定期收集梳理查处脱贫攻坚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对专项行动中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按照谁查处谁通报、即查处即通报的原则,一律予以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强化警示教育和震慑作用,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建立一批长效机制。深入分析全县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工作中责任落实、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发现制度建设短板,督促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建立一批长效机制,落实责任、推动工作,强化监管,转变作风,堵塞漏洞。
(县纪委宣传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