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换得群众“领情”

刊发时间:2018-05-21 A3版  作者:查志娟

  近日,听一名派驻挂钩村的同事抱怨,他不顾泥滑路烂到贫困户家走访,宣传扶贫政策、落实帮扶措施。可到了农户家,有的群众不但给出的是一副冷面孔,而且还冷言冷语,一点都不“领情”。
  来者皆是客,干部上门,主动服务,给予帮扶,按理群众应非常高兴。可为什么有的群众不“领情”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的干部走访中不够“用情”,导致不会说群众话,在和群众交流时,谈宏观政策的多,谈大道理的多,当群众真有具体的问题需要咨询,有脱贫致富的方法要请教时,往往拿不出管事的“真金白银”;有的在走访中拍胸脯承诺要帮助解决问题,但走访回来后将群众的诉求置之脑后,让群众迟迟得不到“回音”。如此走访当然只会寒了群众的心。
  那么,怎样地走访才能让群众领情呢?笔者认为,就是要带上“真情”去走访,要循着群众的脚印来“把脉”,应着群众的呼声来“问诊”,真正去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最盼望的是什么、最急需的是什么,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做到心中有数,并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这样的走访,才能以真心换得群众真情,以行动赢得群众信任,带着一颗心去,赢得群众的真情而归。

返回
2025年07月15日  第794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用真情换得群众“领情”

刊发时间:2018-05-21 A3版  作者:查志娟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听一名派驻挂钩村的同事抱怨,他不顾泥滑路烂到贫困户家走访,宣传扶贫政策、落实帮扶措施。可到了农户家,有的群众不但给出的是一副冷面孔,而且还冷言冷语,一点都不“领情”。
  来者皆是客,干部上门,主动服务,给予帮扶,按理群众应非常高兴。可为什么有的群众不“领情”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的干部走访中不够“用情”,导致不会说群众话,在和群众交流时,谈宏观政策的多,谈大道理的多,当群众真有具体的问题需要咨询,有脱贫致富的方法要请教时,往往拿不出管事的“真金白银”;有的在走访中拍胸脯承诺要帮助解决问题,但走访回来后将群众的诉求置之脑后,让群众迟迟得不到“回音”。如此走访当然只会寒了群众的心。
  那么,怎样地走访才能让群众领情呢?笔者认为,就是要带上“真情”去走访,要循着群众的脚印来“把脉”,应着群众的呼声来“问诊”,真正去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最盼望的是什么、最急需的是什么,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做到心中有数,并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这样的走访,才能以真心换得群众真情,以行动赢得群众信任,带着一颗心去,赢得群众的真情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