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持续深化改革 优化师资结构
沧源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本报讯 (通讯员 李云燕 关汪武 杨佳权) 近年来,沧源自治县紧紧围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 ,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引进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目前,核定全县中小学校(园)教师编制1911名,实际配备1806人。2015年至2017年,补充新教师 269名,聘请政府购买服务性岗位180人。同时,结合实际合理配备各学校学科教师,尤其加大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英语等紧缺学科教师的配备力度,使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加强教师培训,县财政每年核拨50万元教师培训经费,各学校从年度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教师培训经费,2015年至2017年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9915人(次),完成5年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目前,全县共有市、县级学科带头人24人,市、县级骨干教师82人。
落实师德首位原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全县近3年来,有24名教师被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教师”。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每学年选派一批县直学校、乡(镇)优质学校校长、教师到边远乡、村学校支教,乡(镇)中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村小支教,2015年至2017年先后选派20名校长和460名教师交流支教,促进了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乡(镇)工作岗位补贴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为在乡(镇)、村、教学点工作满30年的中小学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目前,全县有423名乡村中小学教师获此殊荣。
加强精细化管理。健全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县建设11个学科工作室,创建6所课改示范校,推动全县课改工作顺利开展。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近年来,全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获省级优课3节,市级优课32节,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课赛,获得国家级1节,省级19节,市级14节。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申报和撰写教学论文,申报市级课题立项23个,结题10个,获得省级论文奖811篇。同时,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师个人学习空间等开展网络学习交流与研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教研、培训有效融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