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山新貌新家园
——华能澜沧江集团倾心帮扶岩帅镇“直过民族”
“真不敢想象我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感谢华能澜沧江集团的倾心帮助,有他们帮助我们建房、修路、发展产业,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这是沧源自治县岩帅镇东米村拉祜族群众扎发搬入新家时说的心里话,也是“革命老区”岩帅镇拉祜族、佤族等“直过民族”的共同心声。
岩帅镇辖22个村委会,167个自然村,223个村民小组,6个镇办茶场,共有12584户32077人,是沧源县最大的乡(镇)之一。作为“直过民族”聚居区,岩帅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得到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帮助支持,该镇以东米、班奈、坝岭、中贺勐、新华、岩丙等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实施点,采取项目集中整合的方法,统筹规划实施了民族直过区项目。目前,集团帮扶到位资金2307万元,拉祜族集聚的东米村受益资金462.94万元。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帮扶工作中,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开展。
不落一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公司按照“抓质量、建得起、住安居”的要求,积极引导群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该项工作从2016年开始实施,目前,已有东米、班奈、坝岭、中贺勐、新华、岩丙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4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66户)住上了幸福的安居房,“直过民族”项目集团帮扶到位资金843万元。东米村受益群众82户,受益资金328万元。
不留空白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群众需、有人管、用得上”的要求,集团公司积极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帮扶新建通村组 “幸福路”35公里,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6件,集团帮扶到位资金473.19万元,受益群众1330户4655人;新建村级活动场所27幢,集团帮扶到位资金200万元,受益群众810户3240人。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集团公司在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烤烟面积2918亩,种植板栗、坚果等经济林果856亩;从市外引进26支技术力量,集中开展核桃提质增效工程,累计完成核桃嫁接4.98万株,完成修剪4.48万株;用产业发展资金把短波、龙潭茶场和烤烟烘烤统一纳入扶贫开发公司经营管理;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6个,购买肉牛45头、生猪362头、本地牛407头,坝岭养鸡合作社、岩丙养牛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有偿占用资金已拨付到位。集团公司帮扶到位资金380.82万元。
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开展45岁以下劳动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中小幼教师和校长、民族干部培养等各类培训760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劳务输出308人次,集团帮扶到位资金29.99万元。
不留死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团公司以东米村为试点,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成立老年协会,组织退休老领导、老干部对村规民约进行修改完善,正确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形成以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成立以老党员和有威望的老同志为成员的义务监督员,定期对村寨和庭院卫生进行检查评星,为建设美丽宜居岩帅提供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完成团结街道占道经营、乱摆摊点、乱堆乱放建筑建材及个人物品、私搭私建挡雨棚等违法建筑行为的排查整治。目前,已启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9件,集团帮扶到位资金380万元。
记者曾多次到岩帅镇采访,深刻感受到华能澜沧江集团倾心帮扶给“革命老区”带来的新变化,焕发出的新气象:一幢幢错落有致、绿树映影下的新民居,成群崛起于公路两旁,瓜果飘香,产业兴旺,宽敞整洁的硬板路通村到组,村民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看上了电视,用上了互联网,上学、看病不再难……这一切,都源于华能澜沧江集团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倾心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