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医疗保健康

——华中科技大学定点帮扶临翔区系列报道之二
刊发时间:2018-06-02 A1版  作者:张伟锋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医疗扶贫项目,被教育部评为第二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脚踏实地扶贫,心系百姓健康。在挂钩帮扶临翔区时,华中科技大学尤为注重自身优势的发挥,尽心尽力做好医疗扶贫,切实提高临翔区医疗服务水平,造福当地人民群众。
  “一直以来,我们的扶贫,都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华中科技大学到临翔区挂职副区长的吕洪良说:“不是我们有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当地需求什么,我们给什么。”
  毫无疑问,医疗服务,是临翔区所欠缺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所擅长的。取长补短,这四个简单的字眼,在临翔大地转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地上演。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在临翔成立心血管外科基地。之前需要到省级医院就诊的病种,由此开始可在家门口接受治疗。凤庆县诗礼乡的8岁患者李怡欣,被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后,原本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华中科技大学的医疗专家团队,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她的家人,为她免费施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家里主要靠种植核桃和烤烟来维持生计,平时的日常开销都有些艰难。”李怡欣的母亲李学莉说:“他们给了我们的孩子第二次生命,为我们节省了一大笔医疗费用。”据悉,截至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已成功为临沧贫困家庭的30多名先天性心脏患者实施手术。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围绕这个理念,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地设计出了“三个三”的工作思路,即:组织下属的公共卫生学院、协和医院、社区医院三家单位参与;着力“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个重点;构建“区、乡、村”三级联动治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医疗服务体系。
  承载着使命和担当,华中科技大学的肿瘤医学专业博士张瑞光来到临翔区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临翔的医疗服务,比想象中还要滞后一些。”张瑞光说:“我们能做的,就是一点一点去改善它,一点一点去规范它。”在张瑞光的指导帮助下,临翔区人民医院建立起了肿瘤专科。他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临翔区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一定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以前,我控制病情的做法,就是去放疗化疗;现在,张医生来了以后,给我开药吃,就能很好地控制住。”一名患肺癌兼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说。
  “以前,都是按照传统的办法治疗;现在,对于我们来说,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办法。”临翔区人民医院医生俸彦雁说,张瑞光来挂职以后,积极整合自身资源,通过与省肿瘤医院搭建基因检测平台,对病人进行靶向药物治疗。
  加强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关键是要打造一支“医疗专家队伍”。
  “我们总有离开的那一天,在离开之前,我们要把知识、技能留下来,教授给这里的医护人员。”张瑞光说,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从医院管理、规范化诊疗、远程会诊、人才培训等方面入手,着力全面提升临翔区人民医院服务患者的能力。
  “作为下属、作为学生,他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知识,我们很感动,也感到很幸运。”俸彦雁如此评价张瑞光:“他带来了很多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很新颖,也很实用,我们较之以前,确实得到了很大进步。”
  为了更好地做好临翔区人民医院的人才培训,华中科技大学从2014年起,制定实施了“百人计划”,目前已接收60名人员分批进修、培训,涵盖临床、护理、医技、职能管理等专业。
  “在华中科技大学进修学习后,有脑洞大开的感觉,理论方面学到了更深、更新的知识,手术操作掌握了不少技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开始主刀许多过去想做而不敢做的手术。”临翔区人民医院医生刘晓辉说。
  据介绍,通过到华中科技大学进修和学习,临翔区人民医院带回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40余项。新发展专科1个,治疗技术改进3项,新开展治疗技术不少于17项,辅助检查多项。
  在实施“请出去”计划的同时,华中科技大学还实行“引进来”的做法,积极组织医疗专家团队,到临翔区开展“医疗专家周”活动,先后共有27名专家参与,完成教学带教查房144例、义诊365人次、专题讲座19次、计划靶区的设计及修改4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等14例,以及完成实体B超引导下深静脉穿刺术、有创动脉穿刺术、神经阻滞等操作。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还向临翔区人民医院捐赠了远程会诊诊疗系统等医疗设备。这些设备的引入,可较好地解决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而造成的边远地区、农村及小城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医疗专家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不仅帮患者降低了往返的费用,还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就诊时间。
  “从精准脱贫到彻底脱贫,最紧要的是让贫困户增加脱贫的内生动力,而要增加内生的动力,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吕洪良说,在今后的医疗扶贫中,华中科技大学将不断注入医疗技术优势和医院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临翔区人民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返回
2025年07月15日  第795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尖端医疗保健康

——华中科技大学定点帮扶临翔区系列报道之二

刊发时间:2018-06-02 A1版  作者:张伟锋 【字体:大 中 小】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医疗扶贫项目,被教育部评为第二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脚踏实地扶贫,心系百姓健康。在挂钩帮扶临翔区时,华中科技大学尤为注重自身优势的发挥,尽心尽力做好医疗扶贫,切实提高临翔区医疗服务水平,造福当地人民群众。
  “一直以来,我们的扶贫,都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华中科技大学到临翔区挂职副区长的吕洪良说:“不是我们有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当地需求什么,我们给什么。”
  毫无疑问,医疗服务,是临翔区所欠缺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所擅长的。取长补短,这四个简单的字眼,在临翔大地转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地上演。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在临翔成立心血管外科基地。之前需要到省级医院就诊的病种,由此开始可在家门口接受治疗。凤庆县诗礼乡的8岁患者李怡欣,被确诊先天性心脏病后,原本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华中科技大学的医疗专家团队,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她的家人,为她免费施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家里主要靠种植核桃和烤烟来维持生计,平时的日常开销都有些艰难。”李怡欣的母亲李学莉说:“他们给了我们的孩子第二次生命,为我们节省了一大笔医疗费用。”据悉,截至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已成功为临沧贫困家庭的30多名先天性心脏患者实施手术。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围绕这个理念,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地设计出了“三个三”的工作思路,即:组织下属的公共卫生学院、协和医院、社区医院三家单位参与;着力“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个重点;构建“区、乡、村”三级联动治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医疗服务体系。
  承载着使命和担当,华中科技大学的肿瘤医学专业博士张瑞光来到临翔区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临翔的医疗服务,比想象中还要滞后一些。”张瑞光说:“我们能做的,就是一点一点去改善它,一点一点去规范它。”在张瑞光的指导帮助下,临翔区人民医院建立起了肿瘤专科。他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临翔区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一定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以前,我控制病情的做法,就是去放疗化疗;现在,张医生来了以后,给我开药吃,就能很好地控制住。”一名患肺癌兼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说。
  “以前,都是按照传统的办法治疗;现在,对于我们来说,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办法。”临翔区人民医院医生俸彦雁说,张瑞光来挂职以后,积极整合自身资源,通过与省肿瘤医院搭建基因检测平台,对病人进行靶向药物治疗。
  加强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关键是要打造一支“医疗专家队伍”。
  “我们总有离开的那一天,在离开之前,我们要把知识、技能留下来,教授给这里的医护人员。”张瑞光说,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从医院管理、规范化诊疗、远程会诊、人才培训等方面入手,着力全面提升临翔区人民医院服务患者的能力。
  “作为下属、作为学生,他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知识,我们很感动,也感到很幸运。”俸彦雁如此评价张瑞光:“他带来了很多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很新颖,也很实用,我们较之以前,确实得到了很大进步。”
  为了更好地做好临翔区人民医院的人才培训,华中科技大学从2014年起,制定实施了“百人计划”,目前已接收60名人员分批进修、培训,涵盖临床、护理、医技、职能管理等专业。
  “在华中科技大学进修学习后,有脑洞大开的感觉,理论方面学到了更深、更新的知识,手术操作掌握了不少技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开始主刀许多过去想做而不敢做的手术。”临翔区人民医院医生刘晓辉说。
  据介绍,通过到华中科技大学进修和学习,临翔区人民医院带回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40余项。新发展专科1个,治疗技术改进3项,新开展治疗技术不少于17项,辅助检查多项。
  在实施“请出去”计划的同时,华中科技大学还实行“引进来”的做法,积极组织医疗专家团队,到临翔区开展“医疗专家周”活动,先后共有27名专家参与,完成教学带教查房144例、义诊365人次、专题讲座19次、计划靶区的设计及修改4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等14例,以及完成实体B超引导下深静脉穿刺术、有创动脉穿刺术、神经阻滞等操作。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还向临翔区人民医院捐赠了远程会诊诊疗系统等医疗设备。这些设备的引入,可较好地解决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而造成的边远地区、农村及小城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医疗专家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不仅帮患者降低了往返的费用,还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就诊时间。
  “从精准脱贫到彻底脱贫,最紧要的是让贫困户增加脱贫的内生动力,而要增加内生的动力,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吕洪良说,在今后的医疗扶贫中,华中科技大学将不断注入医疗技术优势和医院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临翔区人民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