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粽

刊发时间:2018-06-17 A3版  作者:王永清

  这几天,市场上卖粽叶、卖粽子的商贩多了起来。随着端午佳节来临,我不禁想起了儿时过端午节的情景。
  小时候,虽然家里条件差,但母亲却总是把端午节过得很隆重。
  端午节在家门口挂艾蒿,是流传千年的习俗。艾蒿长在田梗上、河堤边,灰绿的叶子,远远飘来有一股中药一样的香气。母亲割回艾蒿,绑成一束悬挂在屋门两侧,驱邪消毒。熬上一锅艾叶水洗个澡,夏天就不用担心生疮了。
  农历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月五日更是“毒日”。早晨起来,母亲会用五色线捻搓成股,拧成细绳,系在我们姐弟手腕和脚脖处。每人一个豹子、老虎、猴子等图形的香囊,弟弟最小备受母亲宠爱,母亲特意用红布做了一个小兜肚给他穿上。大姐则拿雄黄酒在弟弟额上写“王”字,并往手心、脚心处涂抹。
  端午节的重头戏还是包粽子、吃粽子。端午节的头一天,母亲便将糯米从米罐子里倒出来,找出早收集好的粽叶,用清水浸泡起来。母亲手巧得很,看她包粽子简直就是一门艺术。那一片大小不一的粽叶魔术般地在她手中斜着几转,就成了一个圆锥筒,先放进一些泡好的糯米,同时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再盖上糯米,用筷子捣实,包成五角方底锥形,然后指尖拈起一根细绳,一端咬在齿间,一端拉在手里,在粽子上三缠两绕,收紧打结,一个憨态可爱的粽子就做成了。
  母亲会包各式各样的粽子,有圆筒形的,有斧头形的,有三角形的,有一头尖尖成锥形的,还有裹成四个角成菱形的,个个都像艺术品。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那香香滑滑的粽子总是在节日来临前几天就开始让我们垂涎欲滴。待粽子终于煮熟了,母亲把刚出锅的粽子浸在凉水里,解开绳,剥去粽叶,粽肉玲珑剔透,光泽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捞起一个,蘸点白糖,咬上一大口,粽子韧劲爽口,一直甜到心里。母亲则坐在一旁满足地看着我狼吞虎咽的馋样,不停地说:“慢点吃,慢点吃,锅里还有呢!”
  “糯米白,白如雪;艾叶香,香满堂”,稚气的歌谣已随童年飘走好远。我们一个个长大了,母亲却越来越老了,终有一天,母亲离我们而去了。从此以后,我再也尝不到母亲包的粽子了。如今的端午节,虽说依旧吃粽子,粽子花样也越来越多,买几个尝尝,节日就算过了,吃到嘴里却没有母亲做的那样清香绵软,感觉节日的味道淡去了许多。

返回
2025年07月15日  第796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母亲粽

刊发时间:2018-06-17 A3版  作者:王永清 【字体:大 中 小】

  这几天,市场上卖粽叶、卖粽子的商贩多了起来。随着端午佳节来临,我不禁想起了儿时过端午节的情景。
  小时候,虽然家里条件差,但母亲却总是把端午节过得很隆重。
  端午节在家门口挂艾蒿,是流传千年的习俗。艾蒿长在田梗上、河堤边,灰绿的叶子,远远飘来有一股中药一样的香气。母亲割回艾蒿,绑成一束悬挂在屋门两侧,驱邪消毒。熬上一锅艾叶水洗个澡,夏天就不用担心生疮了。
  农历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月五日更是“毒日”。早晨起来,母亲会用五色线捻搓成股,拧成细绳,系在我们姐弟手腕和脚脖处。每人一个豹子、老虎、猴子等图形的香囊,弟弟最小备受母亲宠爱,母亲特意用红布做了一个小兜肚给他穿上。大姐则拿雄黄酒在弟弟额上写“王”字,并往手心、脚心处涂抹。
  端午节的重头戏还是包粽子、吃粽子。端午节的头一天,母亲便将糯米从米罐子里倒出来,找出早收集好的粽叶,用清水浸泡起来。母亲手巧得很,看她包粽子简直就是一门艺术。那一片大小不一的粽叶魔术般地在她手中斜着几转,就成了一个圆锥筒,先放进一些泡好的糯米,同时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再盖上糯米,用筷子捣实,包成五角方底锥形,然后指尖拈起一根细绳,一端咬在齿间,一端拉在手里,在粽子上三缠两绕,收紧打结,一个憨态可爱的粽子就做成了。
  母亲会包各式各样的粽子,有圆筒形的,有斧头形的,有三角形的,有一头尖尖成锥形的,还有裹成四个角成菱形的,个个都像艺术品。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那香香滑滑的粽子总是在节日来临前几天就开始让我们垂涎欲滴。待粽子终于煮熟了,母亲把刚出锅的粽子浸在凉水里,解开绳,剥去粽叶,粽肉玲珑剔透,光泽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捞起一个,蘸点白糖,咬上一大口,粽子韧劲爽口,一直甜到心里。母亲则坐在一旁满足地看着我狼吞虎咽的馋样,不停地说:“慢点吃,慢点吃,锅里还有呢!”
  “糯米白,白如雪;艾叶香,香满堂”,稚气的歌谣已随童年飘走好远。我们一个个长大了,母亲却越来越老了,终有一天,母亲离我们而去了。从此以后,我再也尝不到母亲包的粽子了。如今的端午节,虽说依旧吃粽子,粽子花样也越来越多,买几个尝尝,节日就算过了,吃到嘴里却没有母亲做的那样清香绵软,感觉节日的味道淡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