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器添翼任翱翔
注入其间的一湾金黄明亮,散发沁人心脾的缕缕幽香。目光伴随茗香由内而外扩散,在杯壁的世界逡巡和迷离:晚霞当空,远山空蒙。深山之下,村舍俨然,呈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世界。炊烟抒写乡愁,仿佛有人声鼎沸以及鸡犬相闻……端详再三,忍不住端杯啜饮,任茶香经口齿入喉咙进肚腹一路芳华。汤尽杯空,茶香赐予知足,杯子传递情谊。在无尽美好中胸怀感恩,感恩美好时光中猝不及防的美好遇见,感恩遇见之后性情之中彼此牵挂的情缘再续。握住杯子,感受得到魔幻之手的温度,仿佛看到一个专注的身影,凭借在智慧引领下的一双巧手捏土为陶。同时感受得到窑火的温暖,经由那双巧手将成品入窑,让熊熊烈火捂烧出希望和惊喜。此时此刻,惊喜被我紧握和把玩。杯子在掌中倾斜、翻转、倒立,团圆的杯底中央,长方形线条框住三字,散发出坚实的力量,传递着响亮的呐喊:富兴窑!
没错!这是富兴窑出产的万千陶杯之一。是富兴窑主从千里之外的湖南长沙,连同其余13个精致的陶杯,快递到扎根滇西南的我的手中。近距离拥吻和把玩其中一只风格独特的陶杯后,打破了茶器于我而言,仅为茶作器的传统和直观的认知。在品饮和把玩中,还可尽享鉴赏艺术作品的惊喜和快感。在品饮、把玩和鉴赏中,我仿佛又看到那儒雅的身影、温和的笑脸、坚定的眼神、专注的表情。对!我说的正是彭望球!为“铜官窑第18代传人、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长沙铜官窑陶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彭望球。想到这个健壮的身体顶着一颗亮如灯泡的智慧头颅的大师、这个才华横溢又重情重义的男子汉,我怀着敬佩敬重敬仰之心,由衷地露出了笑容。
和彭望球相识,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国家某机构,在临沧举办当代企业家精神研讨会。会议间隙,该公司组织企业家到永德县,感受民族风情和茶叶文化。我被地方委以解说、陪同的重任。之前和承办研讨会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接触中,就听说企业家团队中有一个陶瓷大师。我生在茶乡,对茶痴迷。因为爱茶,而逐渐喜欢上收藏各类被陆羽的《茶经》称为“茶之父”的茶器。就餐之时,有地方群众自酿的苦荞酒助兴,我发现彭望球频频和邻座的企业家举杯,这更加坚定我对其“不难相处”的看法,便乘机举杯向他敬酒。彭望球和我热情碰杯,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彭望球说,这是刚才在茶山捡的石头,永德有上好的古树茶,要把石头带回湖南,制造出适宜冲泡永德古树茶的茶器。听完我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永德之行结束后,企业家们要到临沧开研讨会。研讨会期间,为宣传和推介永德,安排有地方歌舞文化展演。作为地方演职人员的带队者,我又再次和企业家们在临沧重逢。彭望球接受主持人访谈,三句话不离本行,谈到将如何致力于陶瓷事业的发展,将如何再铸铜官窑的辉煌。肺腑之言,溢于言表,没有豪言壮语,却句句直入人心,让人入耳不忘。我更加坚定,彭望球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人,因为这样,才能让他成为业内大师。我素来敬重行业精英,往往对其中高高在上者敬而远之,对情趣相投者视为知己。通过对彭望球加深了解,我觉得彭望球就是和我情趣相投的人,我一直对自己的直觉和眼光抱有自信。会后次日,得知彭望球要到第三日才坐机返回,就邀约彭望球一起去临沧碗窑村观看传统制陶工艺。彭望球应邀而往,和碗窑村的陶艺人士一见如故、交流甚欢,在陶窑里知根究底、兴味盎然。陪同彭望球的碗窑之行,我们敞开心扉,相谈甚欢,情谊升温。我向彭望球说想购一套他制作的茶器的想法,他爽快地说,不用购,我送你!我认为一个视陶瓷为毕生事业的人,一个拥有茶器精品力作的人,不可能不爱茶,其生活肯定少不了茶。而我生在茶乡,识茶懂茶,更不缺好茶。
彭望球回湖南后不几天,我就收到他寄来亲自制作的14个品茗杯。其中一个,即我文头所提;另一个,为在永德茶山所捡石头制成;另12个,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品茗杯。收到杯子后,我发现彭望球身上所具有的言出必诺的高贵品质,并第一时间向彭望球表示感谢。在微信上,我给他留言,毫不掩饰我对他赠品的喜爱:“杯子外观古朴、厚重、硬实、大气,制作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作为品茗杯,高托茗之色香味。一杯在手,爱不释手!”让我想不到也感动不已的是,彭望球及其贤内助知道我对他们制作的茶具出自心底的喜爱后,又给我寄赠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公道杯和被央视财经频道隆重推介过的煮茶器具。见我向他流露出受之有愧的意味,彭望球让我看到他对待朋友的慷慨和大气:“陶器只是泥巴一坨而已!”
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传承人”栏目中,如此介绍彭望球:“1983年随外祖父‘泥人刘’刘子振学做陶艺,学成后1988年由外祖父推荐,师从陶艺师尚玖跃继续深造,直到1995年,熟练地掌握了铜官陶瓷的捏坯、拉坯、雕塑、烧成、制釉等多项技艺,为传承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打下坚实的基础。他继承和发扬盛唐铜官窑陶瓷手工技艺和釉下多彩等传统工艺,同时对铜绿釉、橘黄釉、宝石蓝釉、结晶釉和窑变艺术釉很有造诣,其产品创造了一种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高雅意境。”其中说到彭望球的从艺经历,也对其产品进行评价。我在网络上搜索看了彭望球的很多陶艺作品,认为很多作品不仅是很实用的器具,同时也是具有高超艺术造诣的艺术品。从最近彭望球在长沙举办的“返璞归真——彭望球陶艺茶具精品展”展出的几件代表作品中可见一斑。
彭望球带着自己的作品,走进过央视《鉴宝》《财经频道》等栏目。带到央视《财经频道》的作品是专为黑茶研制的陶壶。我专门称赞他:“为茶作器,器为茶用,用为茶人,功莫大焉。”彭望球诚挚地对我说,永德是出好茶的地方,愿意研制一款适宜泡饮永德茶的茶具。作为家乡的“土著居民”,我真心希望彭望球为生我养我的故乡研制出一款茶具,这对永德茶文化的推广必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彭望球陶器的魅力不仅可以为茶裁衣,还在于其作品本身具有的迷人的艺术魅力,这是彭望球为器而添的羽翼。海阔拼鱼跃,天高任鸟飞,插上腾飞羽翼的具有彭望球标签的茶具,会展开翅膀,自由飞翔,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