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战线上的“特殊战士”
早晨的边境线上刚刚撒过一丝阳光,“搜!”随着警犬训导员崔光元的一声令下,一道黑影迅猛窜出,仅用几秒钟的时间,就从6个嗅源罐中找到了感染毒品海洛因气味的纱布……它就是临沧公安边防支队缉毒战线上的“特殊战士”——警犬尔灿,在它的查缉下,藏毒、贩毒、运毒的不法分子全都无处遁形。
尔灿,德国牧羊犬,先天优良的基因血统,出生时就比其他犬类聪明,2008年3月初,刚出生的尔灿才学会走路,就被训导员崔光元从警犬驯养基地带回来,一人一狗从此为伴便是十年。“为了让这个‘战友’适应缉毒岗位工作,当年我可没少吃苦头!”小崔说。
2008年3月,刚被带回缉毒先进集体单位的尔灿还是个宝宝,哪里都不敢去,因对新环境不适应,拉了好几天的肚子。小崔忙上忙下寻找医护人员帮忙,由于驻地没有宠物医院,小崔上网查询,联系网上的宠物医疗机构,现学现卖,自己配药给尔灿服用。在小崔的悉心照料下,尔灿才终于恢复了健康。
过了“新兵”适应期,小崔带着它进行气味鉴别、搜毒、扑咬、障碍等科目训练。尔灿接到指令后,反应迅速,动作麻利,出色的表现得到小崔的鼓励。两年下来,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尔灿就会在主人指令下追踪、鉴别、搜毒,协助侦破毒品案件,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小崔很注重为尔灿消暑,每次出警完成任务回来,都会先给尔灿洗个澡,帮它降低体温。单位用水困难,战士们常常几天都洗不了一次澡,但尔灿享能受这种“特殊待遇”。
2013年,随着物流业不断发展,快递藏毒成为临沧边境地区贩毒分子常用的手段。2013年7月6日14时,一辆物流货运车驶入执勤点停车接受检查,只见尔灿在一件纸箱封装包裹前左右转圈,汪汪大叫,引起小崔注意,立即对该纸箱包裹进行拆封检查,当小崔打开包裹后瞬间哭笑不得,纸盒里的货物原来是两条腊肠,“你这个馋嘴的家伙!”小崔只能把包裹重新封装好放回车内。可回头一想,不对啊,虽然尔灿有点嘴馋,但经过这么多年的严格训练,最起码的“职业工作素养”还是有的,难道是这腊肠里面有东西?小崔立即又把纸箱搬下来进行拆封,用小刀对着腊肠表皮轻轻割了一刀,里面露出来的并不是肉,而是一层蓝色的包装袋。经过细致检查,从腊肠中查出了用蓝色包装袋包裹的毒品冰毒12袋,净重1.825公斤。
2017年5月10日,接到群众举报,官兵对一辆疑似藏有毒品的货运车进行检查,可执勤人员翻遍整张车都没有发现可疑物,因口岸货运流量大,执勤人员不能在一张辆车上耗时太长,若真有毒品藏匿其中,运过去得坑害多少家庭?正在站长难以抉择时,警犬训导员请求让尔灿试一试,小崔便牵着尔灿上车搜查。不一会儿,尔灿在货车左后轮旁坐下,并冲着小崔汪汪大叫。说明尔灿发现货车左后轮里面有东西,执勤人员当即对货车左后轮进行拆卸,从车内胎中搜出用黑色胶带包裹的毒品海洛因4块,净重4.232公斤。
10年来, 在临沧290余公里的边境线上,崔光元与尔灿屡获战功,先后参与侦破大小毒品案件40余起,缴获毒品百余公斤,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