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抓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刊发时间:2018-06-28 A3版  作者:李建军

科学谋划   切实履职

镇康县抓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建军) 镇康县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将其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列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主动担当,科学谋划,切实履职,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和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努力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积极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达到国家规定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标准。
  近年来,该县形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进入“十三五”以来,面对新形势,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镇康县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镇康县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性文件,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
  教育均衡,投入先行。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该县在全面完成“全面改薄”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及时启动实施“缺配功能房”建设工程,规划建设54所学校60个校舍建筑单体,总建设规模达6.6万平方米、19880万元;投入3064万元对4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修缮围墙大门,集中开展校园美化、绿化和运动场地硬化;投入4791.6万元,新建设音体美教室235个,各类实验室102个,新购置图书213782册;实施教育信息化,安装云教室61个、计算机2605台,装备触控一体机698台,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极大改善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近3年,镇康县教育经费连续3年实现“三个增长”,14年免费教育全面实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深入落实,营养改善计划扩面提标,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部顺利达标,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振兴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86所,初中8所、完中1所、小学72所、校点5个,教职员工1549人,在校生24288人。当前,全县教育系统紧紧抓住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这一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孩子的理念,全方位多途径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以创建“质量+特色”的民族教育品牌为目标,深化“双语”教学、推广普及普通话,把本土民族艺术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大力开展非遗文化“阿数瑟”文化进校园,举行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县各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红色文化为引领,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五个亮出”“三风一训”全面上墙,文化墙、文化走廊、读书社和学校社团、乡村少年宫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不同特色、多元发展、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不断拓宽育人渠道,熏陶感染学生。加大对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关爱力度,整合资源对全县1149名留守儿童给予全方位关爱,并在学校配备电视、电话和图书等设备;认真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规划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返回
2025年07月16日  第797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镇康县抓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刊发时间:2018-06-28 A3版  作者:李建军 【字体:大 中 小】

科学谋划   切实履职

镇康县抓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建军) 镇康县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将其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列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主动担当,科学谋划,切实履职,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和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努力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积极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达到国家规定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标准。
  近年来,该县形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进入“十三五”以来,面对新形势,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镇康县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镇康县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性文件,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
  教育均衡,投入先行。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该县在全面完成“全面改薄”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及时启动实施“缺配功能房”建设工程,规划建设54所学校60个校舍建筑单体,总建设规模达6.6万平方米、19880万元;投入3064万元对4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修缮围墙大门,集中开展校园美化、绿化和运动场地硬化;投入4791.6万元,新建设音体美教室235个,各类实验室102个,新购置图书213782册;实施教育信息化,安装云教室61个、计算机2605台,装备触控一体机698台,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极大改善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近3年,镇康县教育经费连续3年实现“三个增长”,14年免费教育全面实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深入落实,营养改善计划扩面提标,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部顺利达标,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振兴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86所,初中8所、完中1所、小学72所、校点5个,教职员工1549人,在校生24288人。当前,全县教育系统紧紧抓住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这一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孩子的理念,全方位多途径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以创建“质量+特色”的民族教育品牌为目标,深化“双语”教学、推广普及普通话,把本土民族艺术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大力开展非遗文化“阿数瑟”文化进校园,举行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县各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红色文化为引领,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五个亮出”“三风一训”全面上墙,文化墙、文化走廊、读书社和学校社团、乡村少年宫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不同特色、多元发展、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不断拓宽育人渠道,熏陶感染学生。加大对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关爱力度,整合资源对全县1149名留守儿童给予全方位关爱,并在学校配备电视、电话和图书等设备;认真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规划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