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贵“静”

刊发时间:2018-07-01 A3版  作者: 胡忠伟

  “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这是今天在书店里偶然从汪曾祺的一本集子里看到的。这句诗出自于苏轼,下面两句是“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我虽然不知道他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但却不由喜欢上了这两句。
  人世浮华,人性的恶便无处不在。无端的风雨,冷不防的暗箭,让人难以防范。大才子苏东坡厌弃了俗世的勾心斗角之后,他退守偏僻之地,醉情山水,情系笔墨,他的心灵是自由的,飞得很高。后世人只有仰视才见。
  岁月碌碌,当我们停下来,慢下来的时候,就静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吧,让那些是是非非,全当清风过耳,任尔东西,我自岿然不动。
  习静,这就是我每天的功课。
  这么想着,我就想起了这些天读的一本书来,是贾平凹的书。贾平凹是奇才,他立足陕西,却胸怀天下。以商洛为根据地,写作了那么多接地气、有力度的大气之作。他关注百姓,关注民生,审视人性,书写着秦地风俗风貌、山川地理、世态人心,构成了当代文坛独特的风景。他的书出一本我买一本,差不多都收藏了。《西路上》是贾平凹的一部长篇散文。起初,看到贾走西部的消息,我就很激动,预感他要写一部好书出来了。果然是这样,一本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的《西路上》,很美。书里附了许多照片,给人想象。文字很干净醇厚,间有涩味,依然是贾氏风格、贾氏味道。美中不足的是,字体的颜色是橘红色的,看着很扎眼。后来,我搬家时,一位朋友说拿去看看,我就答应了。没想到他至今也没有还我。我又不好意思向他索要,只好寻思着再买一本了。有一天,上网浏览网页,看到新浪网上连载《西路上》,就欢天喜地地下载下来,想,等有了时间再细细阅读吧。遗憾的是,至今我没有再看它。人往往就是这样,买书时欢天喜地,暗暗发誓,一定要读,但真正把书拿到了,大部分的书命运都差不多,束之高阁了。那天,在县城十字溜达,旧书摊上正好有这一本《西路上》,就两元钱买了。书买得多,看得却少,也不知自己整天都忙些啥了?说与朋友,朋友说:像你一样的人很多。
  下午得空,孩子又出去玩了,就翻出来看看,想起许多读书写字的事情。中午吃饭时,前天买的馍发霉了。孩子不吃,我说:孩子,吃吧,我以前上学时经常是这样。于是,我掰去馍馍上的霉点,吃了。孩子也吃了几口。她很惊讶,当然,她还不懂。上学时的一幕幕如在昨天,直让人唏嘘不已。还是那句老话:时光最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还是要想方设法使自己静下来,经常向自己发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在不断地追索和拷问中,正确地定位自己,把准人生的航道。习静,是我的功课。此时,倒想起一副联语来:无事常来吃茶,有闲且去读书。

返回
2025年07月16日  第798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读书贵“静”

刊发时间:2018-07-01 A3版  作者: 胡忠伟 【字体:大 中 小】

  “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这是今天在书店里偶然从汪曾祺的一本集子里看到的。这句诗出自于苏轼,下面两句是“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我虽然不知道他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但却不由喜欢上了这两句。
  人世浮华,人性的恶便无处不在。无端的风雨,冷不防的暗箭,让人难以防范。大才子苏东坡厌弃了俗世的勾心斗角之后,他退守偏僻之地,醉情山水,情系笔墨,他的心灵是自由的,飞得很高。后世人只有仰视才见。
  岁月碌碌,当我们停下来,慢下来的时候,就静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吧,让那些是是非非,全当清风过耳,任尔东西,我自岿然不动。
  习静,这就是我每天的功课。
  这么想着,我就想起了这些天读的一本书来,是贾平凹的书。贾平凹是奇才,他立足陕西,却胸怀天下。以商洛为根据地,写作了那么多接地气、有力度的大气之作。他关注百姓,关注民生,审视人性,书写着秦地风俗风貌、山川地理、世态人心,构成了当代文坛独特的风景。他的书出一本我买一本,差不多都收藏了。《西路上》是贾平凹的一部长篇散文。起初,看到贾走西部的消息,我就很激动,预感他要写一部好书出来了。果然是这样,一本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的《西路上》,很美。书里附了许多照片,给人想象。文字很干净醇厚,间有涩味,依然是贾氏风格、贾氏味道。美中不足的是,字体的颜色是橘红色的,看着很扎眼。后来,我搬家时,一位朋友说拿去看看,我就答应了。没想到他至今也没有还我。我又不好意思向他索要,只好寻思着再买一本了。有一天,上网浏览网页,看到新浪网上连载《西路上》,就欢天喜地地下载下来,想,等有了时间再细细阅读吧。遗憾的是,至今我没有再看它。人往往就是这样,买书时欢天喜地,暗暗发誓,一定要读,但真正把书拿到了,大部分的书命运都差不多,束之高阁了。那天,在县城十字溜达,旧书摊上正好有这一本《西路上》,就两元钱买了。书买得多,看得却少,也不知自己整天都忙些啥了?说与朋友,朋友说:像你一样的人很多。
  下午得空,孩子又出去玩了,就翻出来看看,想起许多读书写字的事情。中午吃饭时,前天买的馍发霉了。孩子不吃,我说:孩子,吃吧,我以前上学时经常是这样。于是,我掰去馍馍上的霉点,吃了。孩子也吃了几口。她很惊讶,当然,她还不懂。上学时的一幕幕如在昨天,直让人唏嘘不已。还是那句老话:时光最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还是要想方设法使自己静下来,经常向自己发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在不断地追索和拷问中,正确地定位自己,把准人生的航道。习静,是我的功课。此时,倒想起一副联语来:无事常来吃茶,有闲且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