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基层党建工作亮点频现
构建责任体系 强化政治引领 统筹协调推进
我市基层党建工作亮点频现
本报讯 (记者 熊之鹂 通讯员 茶 军)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标准化建设、精准化管理、系统化推进、制度化巩固上下功夫,全市基层党建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市委坚持把抓党建作为首要任务,构建职责清晰、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市委常委会5次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制定“项目清单”“责任清单”,让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明白肩上的责任。加大基层党建在年度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对基层党建存在严重问题的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实行考核评优“一票否决”。建立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督查员制度,选聘首批“专项督查员”并先后组织开展3批次督查。实行组织部班子成员及科(室)每季度1次分片督导、乡(镇)组织委员每月1次巡查,以专业化督导和常态化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党建责任落地见效。加强督查结果运用,截至目前,市委组织部共约谈相关责任人10人次。
我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
把党的组织生活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基本载体,以开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等形式,丰富“三会一课”内容,全市共成立读书会513个;同时大力推行“支部主题党日”。通过建立台账、定期提醒、全程督导,上半年任期届满的5个党委、15个党总支、125个党支部换届工作全面完成。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党章为重点,大力推动村组干部全员轮训。全市共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3400人、村组干部9459人。采取各级党校下沉一级办班、逐级培训全覆盖的方式,分层分类、分期分批组织普通党员进实体党校集中轮训。 市级示范培训班共培训8期1496人;县乡集中培训134期14388人。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村史室、“农村家庭党校”开展农民群众教育培训,组建“火塘宣讲小分队”100多支,用“临沧话”“民族话”深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在双江自治县彝家村等地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坚持党建引领脱贫,脱贫促进党建,深化“双推进”。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从严选派、管理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切实改善村干部待遇,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加强村党组织对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通过引领制定乡村振兴规划,创新农村自治组织建设,出台村级集体经济保障办法等措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当好组织者、推动者、先行者。
由于坚持分类别具体指导,分领域统筹推进,分层次组织实施的方针,我市基层党建工作亮点频现。
——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完成验收授牌213个,年底确保达标40%以上。突出边境村寨、国门村寨、民族融合、军民融合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每个县(区)突出抓好2至3个示范点,21个示范点示范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乡镇干部职工基本工作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村组活动阵地管理使用全面加强。乡镇“七小”设施和乡镇机关规范化建设验收全面完成,45个周转性住房建设和办公用房修缮项目扎实推进,完成投资5471.3万元,已完工21个。2017年建设的1718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十有一配套”全部到位。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出台进一步优化全市党员队伍结构的意见,科学制定发展党员年度计划,推动形成从各领域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的有效机制。
——城市党建整体效应明显增强。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11个街道社区“大党工委”统筹协调功能不断显现,9505名机关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服务群众,702个机关事业单位、1386户非公企业、372个社会组织与街道(乡镇)社区签订共建协议,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逐步形成。选派“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推进“两新”组织党组织实现全覆盖,临沧工业园区信息产业园、玉龙花园、恒基广场、茶马古镇、凤庆滇红产业园区等园区、楼宇和商圈党建取得新突破。
——机关党建表率作用有效发挥。理顺机关工委、部门党组和机关党委之间的关系,以强化党组的领导为中心,探索建立责任清单,机关党建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市政协党组整治机关党建“灯下黑”问题成效显著,“三个三”工作法在全国政协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交流。
——国企党建工作不断深化。理顺组织领导体制,组建市国资委党委,国有企业党组织关系统一划归国资委党委管理。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全市75户国有企业推行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将行政班子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选任进入党组织班子,将符合条件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安排进入行政领导班子,形成了党政融合、工作互促的高效机制。
——中小学校党建迈上新台阶。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县(区)均成立教育工委,在农村实行教育工委业务指导和乡(镇)属地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中小学校党建管理体制全面理顺,党建工作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