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有“本事”
在我们这里,每当人们在赏识某个人的才能时,都习惯于用“他真有本事”来表达。本事,在现代一般来说,即本领,是指个人或集体的办事能力;能胜任、担当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对领导干部来讲,要有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本领”。具体而言,应体现在这样三句话:即立得起支柱、担得起重任、经得起磨砺。
立起得支柱,就是要坚定理想信仰和精神支柱。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仰和精神支柱,就应集中体现在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立得起精神支柱,才能始终做到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才能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时时处处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为党分忧、为民造福。
担得起重任,就是要增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党员干部的担当,往往体现着责任、情怀和境界,尤其需要具备大力倡导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气质。这种担当,一方面,最需要大智大勇。勇挑重担、专心干事、用心谋事,直面矛盾、破解难题、敢于碰硬,无私无畏、勇于负责、冲锋在前,这才是可贵的担当;另一方面,最需要求真务实。怀务实之心、讲务实之言、做务实之事,真正把功夫放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这才是真正的担当。
经得起磨砺,就是要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本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实践磨练难免遭遇困难挫折,经历一番磨砺,方能长一番见识。战胜困难,创造业绩,唯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奋发图强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实践。因此,党员干部只有在投身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经受考验,才能不断磨练意志、锻炼品质、砥砺作风、积累经验,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不断提高应对艰苦复杂环境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真正增长为民多办实事的能力和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