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当好一名驻村扶贫工作者

刊发时间:2018-07-09 A3版  作者:马永平

  笔者自2015年3月至今一直从事驻村扶贫相关工作,对驻村扶贫工作从不同角度有了一些切身的体验和看法。现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如何当好一名驻村扶贫工作者,要当好一名驻村扶贫工作者,我认为至少应该做到“讲政治、懂规矩、有方法、乐奉献、看成效”。
  讲政治。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驻村扶贫?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厘清“中国梦”“两个一百年”“脱贫攻坚”“驻村扶贫”之间的关系。“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中的“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就必须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因此,每一位驻村工作者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懂规矩。每一位驻村工作者都要清楚的认识到“八必须、八严禁”(一是必须自觉看齐,严禁妄加议论。二是必须驻村入户,严禁挂名走读。三是必须踏实干事,严禁欺骗群众。四是必须按章办事,严禁优亲厚友。五是必须崇德向善,严禁参与赌博。六是必须尚俭戒奢,严禁酗酒滋事。七是必须廉洁自律,严禁收受财物。八是必须洁身自爱,严禁伤风败俗。)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规矩,一定要学深学透,将其作为我们驻村期间的行为准则,切实维护好驻村扶贫者的良好形象、维护好派出单位的良好形象、维护好国家公职人员的良好形象。
  有方法。脱贫攻坚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业,“前无古人”就是说绝对贫困要在2020年全部解决,“后无来者”就是把这个事情做完了,中国的绝对贫困就历史性的结束了。也因为如此,如何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历史上、国内外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驻村扶贫工作更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驻村扶贫工作者多多开动脑筋,在新的工作、新的问题面前,积极出主意、想办法。
  在我担任云县大朝山西镇文物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期间,主要思考和采取了以下工作方法,为文物村2016年底实现脱贫出列贡献了一点力量。
  一是建章立制法。在严格遵守省、市、县出台的相关工作规章制度的同时,结合本村、本工作队的实际,和村两委一起研究制定整体工作规划、单项或近期工作计划,出台驻村期间作息制度、明确工作队员分工,定期开展工作例会、按时统计上报相关报表。切实做到了让制度管人、让流程管事、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不断学习法。脱贫攻坚是一项综合性非常高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不仅需要每一位驻村工作者加强方方面面政策、业务知识的学习,还需要保证相关知识的及时更新。因此,在认真学习扶贫部门编印的材料和积极参加市、县、乡组织的相关学习外,还需要我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加强学习,确保及时掌握最新的政策及业务知识。
  三是换位思考法。特别是作为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更是要经常换位思考,换位站在“贫困户”“乡镇和村干部”“第三方”“上级检查领导”等等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只有多换位思考,才能真正了解基层群众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也只有通过换位思考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去正视它、解决它。
  四是总结创新法。对于工作的总结和创新,主要靠一个“勤”字。首先每一位驻村工作者都要认真记好驻村日记。其次每个工作队的材料员都要及时的对工作队开展的每一项工作进行记录和总结。第三是每支工作队都要做到月月有小结、年度有总结。通过对日常工作进行详尽的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会让人看到差距和不足,一些新的工作点子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乐奉献。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贫困村都会有乡镇干部、村三委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在一起工作,由于来自不同地方、隶属不同单位、生活方式和习惯各有不同,如果不能有效的将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那人越多越不容易管理。要将大家凝聚在一起,“讲团结”是一剂良药,而要让一群陌生人迅速团结在一起,“乐于奉献”是不二选择。
  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不能简单的把驻村扶贫队员门离家别子到地方上来支援工作当成是他们的责任,更应该尽地主之谊,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尽快融入新环境。驻村扶贫队员更是要充分了解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工作的不易,因为他们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许多日常工作,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极大的精力和付出。作为驻村扶贫工作者,在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也应该尽力帮助乡镇和村上开展好日常工作。将心比心,在大家相互替对方考虑、乐于奉献的情况下,这个集体的力量肯定得到极大的凝聚,各项工作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看成效。脱贫攻坚工作是立了军令状的,是必须“要以成败论英雄”的。看我们的工作到底有没有成效,首先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我们是否切实做到扶真贫、真脱贫。其次要看是否能够通过各级的验收,特别是能不能通过第三方的检查验收。只有真正做到群众满意了、验收方通过了,我们的工作才算有了初步的成效。因此我们每一个驻村工作者一定要突出脱贫攻坚重点(一兜底、两不愁、三保障、四保通、五到村)、掌握脱贫出列标准(户脱贫6条标准、村脱贫10条标准、县脱贫5条标准)和把握考核验收要求(准确把握验收程序和时间节点、重点把握贫困县脱贫摘帽实地评估检查模式),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返回
2025年07月17日  第799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试论如何当好一名驻村扶贫工作者

刊发时间:2018-07-09 A3版  作者:马永平 【字体:大 中 小】

  笔者自2015年3月至今一直从事驻村扶贫相关工作,对驻村扶贫工作从不同角度有了一些切身的体验和看法。现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如何当好一名驻村扶贫工作者,要当好一名驻村扶贫工作者,我认为至少应该做到“讲政治、懂规矩、有方法、乐奉献、看成效”。
  讲政治。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驻村扶贫?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厘清“中国梦”“两个一百年”“脱贫攻坚”“驻村扶贫”之间的关系。“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中的“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役”,“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就必须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因此,每一位驻村工作者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懂规矩。每一位驻村工作者都要清楚的认识到“八必须、八严禁”(一是必须自觉看齐,严禁妄加议论。二是必须驻村入户,严禁挂名走读。三是必须踏实干事,严禁欺骗群众。四是必须按章办事,严禁优亲厚友。五是必须崇德向善,严禁参与赌博。六是必须尚俭戒奢,严禁酗酒滋事。七是必须廉洁自律,严禁收受财物。八是必须洁身自爱,严禁伤风败俗。)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规矩,一定要学深学透,将其作为我们驻村期间的行为准则,切实维护好驻村扶贫者的良好形象、维护好派出单位的良好形象、维护好国家公职人员的良好形象。
  有方法。脱贫攻坚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业,“前无古人”就是说绝对贫困要在2020年全部解决,“后无来者”就是把这个事情做完了,中国的绝对贫困就历史性的结束了。也因为如此,如何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历史上、国内外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驻村扶贫工作更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驻村扶贫工作者多多开动脑筋,在新的工作、新的问题面前,积极出主意、想办法。
  在我担任云县大朝山西镇文物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期间,主要思考和采取了以下工作方法,为文物村2016年底实现脱贫出列贡献了一点力量。
  一是建章立制法。在严格遵守省、市、县出台的相关工作规章制度的同时,结合本村、本工作队的实际,和村两委一起研究制定整体工作规划、单项或近期工作计划,出台驻村期间作息制度、明确工作队员分工,定期开展工作例会、按时统计上报相关报表。切实做到了让制度管人、让流程管事、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不断学习法。脱贫攻坚是一项综合性非常高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不仅需要每一位驻村工作者加强方方面面政策、业务知识的学习,还需要保证相关知识的及时更新。因此,在认真学习扶贫部门编印的材料和积极参加市、县、乡组织的相关学习外,还需要我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加强学习,确保及时掌握最新的政策及业务知识。
  三是换位思考法。特别是作为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更是要经常换位思考,换位站在“贫困户”“乡镇和村干部”“第三方”“上级检查领导”等等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只有多换位思考,才能真正了解基层群众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也只有通过换位思考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去正视它、解决它。
  四是总结创新法。对于工作的总结和创新,主要靠一个“勤”字。首先每一位驻村工作者都要认真记好驻村日记。其次每个工作队的材料员都要及时的对工作队开展的每一项工作进行记录和总结。第三是每支工作队都要做到月月有小结、年度有总结。通过对日常工作进行详尽的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会让人看到差距和不足,一些新的工作点子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乐奉献。在实际工作中,每个贫困村都会有乡镇干部、村三委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在一起工作,由于来自不同地方、隶属不同单位、生活方式和习惯各有不同,如果不能有效的将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那人越多越不容易管理。要将大家凝聚在一起,“讲团结”是一剂良药,而要让一群陌生人迅速团结在一起,“乐于奉献”是不二选择。
  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不能简单的把驻村扶贫队员门离家别子到地方上来支援工作当成是他们的责任,更应该尽地主之谊,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尽快融入新环境。驻村扶贫队员更是要充分了解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工作的不易,因为他们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许多日常工作,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极大的精力和付出。作为驻村扶贫工作者,在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也应该尽力帮助乡镇和村上开展好日常工作。将心比心,在大家相互替对方考虑、乐于奉献的情况下,这个集体的力量肯定得到极大的凝聚,各项工作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看成效。脱贫攻坚工作是立了军令状的,是必须“要以成败论英雄”的。看我们的工作到底有没有成效,首先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我们是否切实做到扶真贫、真脱贫。其次要看是否能够通过各级的验收,特别是能不能通过第三方的检查验收。只有真正做到群众满意了、验收方通过了,我们的工作才算有了初步的成效。因此我们每一个驻村工作者一定要突出脱贫攻坚重点(一兜底、两不愁、三保障、四保通、五到村)、掌握脱贫出列标准(户脱贫6条标准、村脱贫10条标准、县脱贫5条标准)和把握考核验收要求(准确把握验收程序和时间节点、重点把握贫困县脱贫摘帽实地评估检查模式),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