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机关工委:依托三大载体抓实“万名党员进党校”
本报讯 市直机关工委依托市委党校、“流动党校”和“网络党校”三大载体,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依托市委党校开展集中轮训,发挥示范领学作用。年内计划举办两期“万名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科学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有效组织党员开展集中教育培训。市直机关工委重点抓好示范培训,市直各基层党委、总支部、支部负责抓好本单位党员培训,各基层党组织普通党员进实体党校脱产培训不低于党员总数20%,时间不少于3天。
依托“流动党校”开展集中培训,发挥灵活领推作用。在32个所属基层党委设立“市直机关工委流动党校”,严格按照有培训计划、有日程安排、有授课教师、有培训党员花名册等要求,邀请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专家学者、党务工作者走上讲台,以单独授课、联合授课、集中授课等形式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各基层党组织按照要求完成培训工作。要求对经常出差在外的党员(含流动党员)、高龄党员、行动不便党员,以支部为单位进行精准送学。同时,结合部门、行业实际,依托“党建书屋”“党建书架”等,成立形式多样的读书会,建设一批“学习园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
依托“网络党校”开展各类培训,发挥新型领创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培训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要求运用远程教育、网上党支部、“云岭先锋”、干部在线学习、手机APP等,拓展和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实现党员上网学习、在线培训、互动交流。要求围绕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一批精、短、平、快和务实管用的音、视频“微党课”,及时上载网上学习平台,进一步深化“千堂党课进基层”活动内容。要求利用好党建信息化系列平台,及时通过“微党校”“掌上党校”、QQ群、微博、微信、易信等将培训内容推送到党员手中,通过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网上交流等形式开展网络宣讲,满足党员多元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市直机关工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