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馈赠
不到四月,雨早已淋湿了滇西南的临沧大地,一连两三个月,薄雾绵延,晴无多日。山峦叠翠间,雨带来了养露,山林顿时更加葱郁茂盛,深山寨林处,雨注入了神秘,农耕的身影在细雨中舞动。雨的临沧,常常让我回想起农村的老家和我那往事甜蜜的童年。
采蘑菇,临沧方言称“找菌子”,这恐怕是暑期里农村孩子最有趣的事了。吃过早饭,挎上竹篾帽,披上彩色塑料布,几个小伙伴赶起猪牛走入泥泞不堪的山路朝山林、草地方向去,十几头牛和几十头大猪小猪,队伍庞大,小有气势。跨过山沟,涮涮泥泞的双脚,翻过山坡,到了山林草场,几路“大军”汇合,任其自由狂奔。广阔的草场,茂密的山林,习惯了自由觅食的家伙十分温驯,一声吆喝便齐刷刷“集结”。
雨,刚停一会儿,淅淅沥沥又从山头飘来,小伙伴们三三两两一伙早已钻进密林深处,索性扔下雨布和竹帽,探寻起山中的“宝藏”。“哇,这里有一朵!”“这里全都是,过来帮忙!”“哎呀,被我踩坏了!”菌子多得让人有些吃惊。头发早已湿透,衣服贴住了身体,好奇心和成就感让每一个人的热情不减半分。采得太多,只能脱下衣服兜起来,红的、黄的、白的、粉的,来不及分类,回家由爷爷奶奶“鉴定”后方可入锅,不过,个个都小有经验,陌生的基本不采。回家一边分享着喜悦一边在火塘边烘烤衣服,热气从衣服上升腾,浑身暖和起来,没等小不点们讲完今天的趣事,奶奶已做好了喷香的蘑菇晚餐。
这也许就是最近朋友圈晒得最多的“大自然的馈赠”了,一场雨后一批菌子就破土而出,接连的雨不时也让这些“馈赠”一波波袭来,可那些不带任何惶恐和担忧的品尝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大自然给我们发出了警告。生长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生灵都享有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的权利,更应该张开温暖的双手呵护赐予我们生机的家园。
雨,浸润了城市,也浸润了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