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公积金服务群众“零距离”
深化“放管服” 强化“四字诀”
市住房公积金服务群众“零距离”
本报讯 (通讯员 杨铮勇) “没想到提取物业管理费,不用到柜面都能办理,真方便!”沧源自治县基层职工小徐,在个人网厅上申请办理物业管理费提取公积金后,对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连连点赞。近年来,该中心从“便民、廉洁、高效”等方面入手,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效率、持续提升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服务能力,力争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申请资料“零纸质”“最多跑一次”等服务目标,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以“减”字当头,提升办事效率。开展“简证便民”服务,对业务办理要件进行再精简、再压缩,清理压减业务申办材料和各类无谓证明,最大限度精简申报材料。比如,对业务办理不再要求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时间由原来15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启用新版合同,借款人签字由 23个减少到 11个。不断修改完善操作规程,对业务办理流程进行再优化,在各类改革措施和住房公积金新政出台后,及时抓好学习、培训和宣传。
坚持“优”字为本,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成立市政务服务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分中心,设9个业务网点,按照一体化和标准化流程就近就便服务群众。以服务缴存职工为中心,在全省住房公积金系统率先推出业余时间、公休日、节假日24小时电话预约服务,对不能到柜台办理业务的职工开展上门服务。要求窗口一线人员着装大方、开展微笑服务,设置“党员示范窗口”“敬业之星”“学雷锋示范岗”等,为缴存职工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参照相关标准编制完成《临沧市住房公积金业务办事指南》,印制近25000份在各服务窗口摆放并在服务大厅电子屏及中心网站向社会公开办事流程、依据和要件。深入单位宣传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深入楼盘项目现场做好信贷服务,为不能在正常上班时间到窗口办理业务的职工提供上门服务和预约服务,全方位服务缴存职工。
坚持“严”字统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完善工作运行和责任追究体系,制定中心工作规则、廉政风险防控指引、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督查督办、问责工作办法等一系列工作规定。在原有制度基础上,新制定出台《督查督办工作制度》《问责工作实施办法》《文明服务规范守则》等。建立健全内部制度体系,扎实整改政风行风评议反馈问题,深入开展纠正和防止“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强化执纪问责,打造“沧江铁军”。
坚持“网”字创新,强化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设“互联网+公积金”信息系统,实现与委托银行数据直联,达到缴存、提取、贷款业务的通存通兑通贷,资金实时结算。新建包括门户网站、网上业务大厅、12329热线、短信平台、移动APP、自助终端、微信、微博等8大服务渠道的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通过打造住房公积金网上大厅,实现常规业务均能在网厅上提交办理申请,为缴存单位及职工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高效便捷的服务,基本达到“最多跑一次”的技术支撑和实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