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乡创新模式抓脱贫

刊发时间:2018-07-17 A1版  作者:王明世 施春霞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明世 施春霞)   脱贫攻坚大会战打响以来,双江自治县大文乡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带动、群众自愿、科技支撑”的原则,依托茶叶产业,以“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初制所)+农户+基地”的模式,抓实村级集体经济,推进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让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变成“殷实村”。
  该乡全力组织各村深入细致地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切实把集体所有各类资产资源全部统筹起来打捆安排使用,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向社会争取扶持帮助。去年抓住上级政策扶持机遇,为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清平村、太平村、邦烘村、户那村)分别争取5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并把资金整合到一起,建立总规模达200余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种养殖业、家庭简单加工、入股经营等资金难题,让贫困群众在同等条件下获得更多致富渠道。
  以“小资金大作用”为原则,通过村民代表会、小组会、院坝会等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找准产业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去年,在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并积极与当地龙头企业云南南国雄茶叶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把746户贫困户吸纳成为会员,将16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经合作社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注入云南南国雄茶叶有限公司,合作社与公司签订资金使用合同,3年后归还合作社入股资金,3年内合作社每年从公司获取5万元的红利,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公司在各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茶叶初制所,与合作社签订鲜叶收购合同,用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鲜叶,让群众得到更多更大收益。
  据该乡宣传委员石凤飞介绍,以扶贫资金为入股金额加入合作社的扶贫模式,经过1年多运行,较好地解决了有生产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等造成的难以长期稳定增收的问题。
  自从公司与各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后,该乡按照“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初制所)+农户+基地”的模式打造“健康茶园”,各村党组织和合作社充分发挥作用,健全村规民约,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引导贫困群众严格按照“四无一有”的标准对茶园进行管理,保证茶叶健康、绿色、安全,公司(合作社、初制所)积极组织农户开展茶叶种植管护技术培训,并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按照“基地+科技+农户”的模式建设有机茶园,在大文乡清平村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为1.5亩的有机肥料厂,用于研发肥料专门供于有机茶园,有机茶园通过自己施肥、科学管理、自然薅铲、安装防虫灯、防虫贴、申报有机认证书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茶叶质量,目前,茶园有机认证面积达6000余亩。

返回
2025年07月16日  第799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大文乡创新模式抓脱贫

刊发时间:2018-07-17 A1版  作者:王明世 施春霞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明世 施春霞)   脱贫攻坚大会战打响以来,双江自治县大文乡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带动、群众自愿、科技支撑”的原则,依托茶叶产业,以“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初制所)+农户+基地”的模式,抓实村级集体经济,推进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让集体经济“空壳村”“脱壳”变成“殷实村”。
  该乡全力组织各村深入细致地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切实把集体所有各类资产资源全部统筹起来打捆安排使用,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向社会争取扶持帮助。去年抓住上级政策扶持机遇,为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清平村、太平村、邦烘村、户那村)分别争取5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并把资金整合到一起,建立总规模达200余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种养殖业、家庭简单加工、入股经营等资金难题,让贫困群众在同等条件下获得更多致富渠道。
  以“小资金大作用”为原则,通过村民代表会、小组会、院坝会等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找准产业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去年,在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并积极与当地龙头企业云南南国雄茶叶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把746户贫困户吸纳成为会员,将16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经合作社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注入云南南国雄茶叶有限公司,合作社与公司签订资金使用合同,3年后归还合作社入股资金,3年内合作社每年从公司获取5万元的红利,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公司在各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茶叶初制所,与合作社签订鲜叶收购合同,用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鲜叶,让群众得到更多更大收益。
  据该乡宣传委员石凤飞介绍,以扶贫资金为入股金额加入合作社的扶贫模式,经过1年多运行,较好地解决了有生产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等造成的难以长期稳定增收的问题。
  自从公司与各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后,该乡按照“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初制所)+农户+基地”的模式打造“健康茶园”,各村党组织和合作社充分发挥作用,健全村规民约,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引导贫困群众严格按照“四无一有”的标准对茶园进行管理,保证茶叶健康、绿色、安全,公司(合作社、初制所)积极组织农户开展茶叶种植管护技术培训,并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按照“基地+科技+农户”的模式建设有机茶园,在大文乡清平村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为1.5亩的有机肥料厂,用于研发肥料专门供于有机茶园,有机茶园通过自己施肥、科学管理、自然薅铲、安装防虫灯、防虫贴、申报有机认证书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茶叶质量,目前,茶园有机认证面积达6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