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研究室“三强帮扶”助推脱贫攻坚

刊发时间:2018-07-20 A3版  作者:张德富

瞄准关键点   找准结合点

市政府研究室“三强帮扶”助推脱贫攻坚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德富)   今年以来,市政府研究室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到强化组织强帮扶、突出重点强帮扶、精准发力强帮扶,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亮点凸现。
  强化组织强帮扶。切实加强领导,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并将脱贫攻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部门其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上半年,党组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2次,使信息得到及时交流,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工作得到顺利推进。明确工作分工,新派1名同志驻大朝山西镇文物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明确1名同志负责联系好驻村工作队员及挂钩村工作,其他干部职工根据单位安排,及时开展挂钩户的入户走访、交心谈心、宣传政策等工作,力所能及帮助解决群众脱贫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根据当前工作需要,明确去年驻村工作队员继续留守文物村,协助抓好脱贫攻坚迎国检工作。
  突出重点强帮扶。搞好政策宣传,充分运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入村慰问、走访和驻村工作队员入户开展工作的时机,认真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政策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抓好党建指导。以“支部+支部”“党员+党员”“干部+农户”等形式,指导村党总支开展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和“自信、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指导村党总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指导村党总支开展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走访中增进与群众的情感交流,教育和引导农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协助项目实施。协助村上抓住施工的有利季节,深化农村“七改三清”“门前三包”行动,加快提升人居环境。重点推进文物村灌溉沟渠、自然村入户硬板路、垃圾池、排污沟渠、公厕、活动场改造、人饮提质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乡村公路、村组道路和入户路、农户庭院净化、亮化和美化。
  精准发力强帮扶。认真开展入户调查走访,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2次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文物村开展调研,详细了解文物村脱贫攻坚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2次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下文物组13户挂钩户家中开展调查走访工作,切实把与挂钩户同吃一顿饭、同干一天活、同交一片心的“三个一”活动落到实处。驻村工作队员多次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与群众促膝谈心,详细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尺,对分工重点帮扶的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对照,确保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已脱贫的不返贫。落实好各项产业扶贫措施,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教育、医疗等扶持政策,做好应享尽享。动员和帮助挂钩户下载“中国社会扶贫网”APP并注册,使挂钩户成为“中国社会扶贫网”用户,切实加快推进社会扶贫进程。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对已脱贫“出列”的13户建档立卡户,切实做全做细档案工作,严格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资料建立要求,逐户对户档进行再次梳理,确保档案资料完整、信息准确、逻辑清楚。严格按程序要求,认真做好各个环节工作,确保按时限要求高质量完成动态管理工作任务。对已脱贫“出列”的各项指标,建立健全巩固提升工作成果的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成果永续利用。
  大力推进农危改工作。在危房改造中,既抓好建档立卡户未竣工房屋的扫尾工作,又抓好一般农户的危房排查、改造工作。经排查,文物村一般农户共有121户存在住房不稳固、不安全问题,其中“四类人员”9户,“非四类人员”112户。按照一户一方案的要求,“驻村”工作组深入农户家中,与危房户沟通协商,逐一制定了修缮加固或新建住房方案,并委托4个施工队倒排工期组织施工。目前所有住房已改造完成,实现了每一户农户有安全稳固住房的目标要求。
  协助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对文物村乡村振兴先行先试的工作要求,协助村“两委”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联系协调项目建设计划。目前,制定了《文物村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工作任务和保障机制。同时,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编制完成《文物村乡村振兴实施计划清单》,共涉及13个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7个项目,另6个项目将于年内开工建设。

返回
2025年07月16日  第800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市政府研究室“三强帮扶”助推脱贫攻坚

刊发时间:2018-07-20 A3版  作者:张德富 【字体:大 中 小】

瞄准关键点   找准结合点

市政府研究室“三强帮扶”助推脱贫攻坚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德富)   今年以来,市政府研究室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到强化组织强帮扶、突出重点强帮扶、精准发力强帮扶,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亮点凸现。
  强化组织强帮扶。切实加强领导,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并将脱贫攻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部门其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上半年,党组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2次,使信息得到及时交流,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工作得到顺利推进。明确工作分工,新派1名同志驻大朝山西镇文物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明确1名同志负责联系好驻村工作队员及挂钩村工作,其他干部职工根据单位安排,及时开展挂钩户的入户走访、交心谈心、宣传政策等工作,力所能及帮助解决群众脱贫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根据当前工作需要,明确去年驻村工作队员继续留守文物村,协助抓好脱贫攻坚迎国检工作。
  突出重点强帮扶。搞好政策宣传,充分运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入村慰问、走访和驻村工作队员入户开展工作的时机,认真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政策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抓好党建指导。以“支部+支部”“党员+党员”“干部+农户”等形式,指导村党总支开展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和“自信、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指导村党总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指导村党总支开展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走访中增进与群众的情感交流,教育和引导农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协助项目实施。协助村上抓住施工的有利季节,深化农村“七改三清”“门前三包”行动,加快提升人居环境。重点推进文物村灌溉沟渠、自然村入户硬板路、垃圾池、排污沟渠、公厕、活动场改造、人饮提质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乡村公路、村组道路和入户路、农户庭院净化、亮化和美化。
  精准发力强帮扶。认真开展入户调查走访,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2次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文物村开展调研,详细了解文物村脱贫攻坚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2次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下文物组13户挂钩户家中开展调查走访工作,切实把与挂钩户同吃一顿饭、同干一天活、同交一片心的“三个一”活动落到实处。驻村工作队员多次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与群众促膝谈心,详细了解生产生活状况,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尺,对分工重点帮扶的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对照,确保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已脱贫的不返贫。落实好各项产业扶贫措施,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教育、医疗等扶持政策,做好应享尽享。动员和帮助挂钩户下载“中国社会扶贫网”APP并注册,使挂钩户成为“中国社会扶贫网”用户,切实加快推进社会扶贫进程。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对已脱贫“出列”的13户建档立卡户,切实做全做细档案工作,严格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资料建立要求,逐户对户档进行再次梳理,确保档案资料完整、信息准确、逻辑清楚。严格按程序要求,认真做好各个环节工作,确保按时限要求高质量完成动态管理工作任务。对已脱贫“出列”的各项指标,建立健全巩固提升工作成果的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成果永续利用。
  大力推进农危改工作。在危房改造中,既抓好建档立卡户未竣工房屋的扫尾工作,又抓好一般农户的危房排查、改造工作。经排查,文物村一般农户共有121户存在住房不稳固、不安全问题,其中“四类人员”9户,“非四类人员”112户。按照一户一方案的要求,“驻村”工作组深入农户家中,与危房户沟通协商,逐一制定了修缮加固或新建住房方案,并委托4个施工队倒排工期组织施工。目前所有住房已改造完成,实现了每一户农户有安全稳固住房的目标要求。
  协助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对文物村乡村振兴先行先试的工作要求,协助村“两委”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联系协调项目建设计划。目前,制定了《文物村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方案》,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工作任务和保障机制。同时,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编制完成《文物村乡村振兴实施计划清单》,共涉及13个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7个项目,另6个项目将于年内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