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感悟

刊发时间:2018-07-23 A3版  作者:黎丽涛

  常常听同行说:当老师真累,当一位优秀的老师更累。当老师,其中有苦也有甜。回首这20多年的教师生涯,感悟颇多,这是我的几点感悟,和大家交流一下:
  感悟一:多赞美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被赞赏、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2至3倍。“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让孩子从赏识、夸奖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挖掘自身的潜力做出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地成功。赞赏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激励作用,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是人生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上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学生的成功,应给予肯定、表扬、赞赏,并适当提出更高的需求。教师的赞美越多,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有一名男生,上课时总是趴在桌子上,好像若有所思,课间,静坐一隅;放学后,又独来独往。在与其它科目老师交流后,得知他几乎每节课都是这样。经了解得知,他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母离婚后,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他由爷爷抚养,但爷爷年岁已高,加之身体不好,快乐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一天上课时,我发现他在看一本小说。我决定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揭穿”他。我便点名让他讲讲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原本以为他讲不出来,没想到他仰起头,眨了眨眼睛,嘴巴一张,回答很精彩。我抓住时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后来上课时总是让他力所能及作问题回答,并且给予赞美。就这样,我发现他渐渐的变了,上课积极发言,与同学和睦相处,渐渐地学习他的成绩也提高了。
  不管是学习过程中,还是学生的生活中,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感悟二: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天空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认为要做好教师这份工作,首先,必须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认为跟他们在一块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其次,从生活点滴中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与呵护;再次,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教育,并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每班都有几个不听话、爱捣乱、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也是让老师最头疼的一个群体。在与这群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与他们讲道理似乎收效甚微,结果往往是三分钟的热度,没几天就一切恢复原样。对于这样的学生,在九年级下学期最后的冲刺阶段更是让人头疼,我曾经就遇到这样的男生,他不完成作业,不听讲,上课睡觉,对他凶过,惩罚过,都不见效。有一次上课时候竟然玩手机,没收他手机时竟然抗拒。课后,找他做思想工作,我谈及了他的现状,哪里能刺痛到他的良心我就往哪里说,和他说对他的认可以及希望他能改变等等。可能是因为这种怀柔政策,没等我说完他就哭了,这一哭让我觉得这里面有故事,追问他为什么哭?他说:“老师,我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管我……”听完他的讲述,我沉默了,原来是他爸爸妈妈离婚了,他父亲有抚养权,他爸爸的工作在乡下,他晚上回家没有人监督,自己自控力差,迷上了游戏、吸烟……我对他说:“今天老师谢谢你的坦诚,还请你把自己的手机让我帮你保管可以吗?”他点了点头,我继续保持沉默,看着他充满泪水的双眼,觉得他渴望改变,就和他谈了游戏、抽烟的危害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他毕竟只是一个孩子,有点害怕地问:“老师,能戒掉吗?”我非常肯定的告诉他:“能,只要意志坚定,一定可以!”针对他喜欢打球这个爱好,鼓励他多运动。
  感悟三: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
  教师作为育人的主体,首先要具有完善的人格,要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上堪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去影响学生。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素质造就素质。我们必须树立伟大而高尚的理想,努力做到“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人,教师要熟悉和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教师拥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了,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所以,教师要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把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工作来做,活到老学到老。

返回
2025年07月16日  第8004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我的教学感悟

刊发时间:2018-07-23 A3版  作者:黎丽涛 【字体:大 中 小】

  常常听同行说:当老师真累,当一位优秀的老师更累。当老师,其中有苦也有甜。回首这20多年的教师生涯,感悟颇多,这是我的几点感悟,和大家交流一下:
  感悟一:多赞美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被赞赏、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2至3倍。“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让孩子从赏识、夸奖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挖掘自身的潜力做出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地成功。赞赏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激励作用,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是人生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上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学生的成功,应给予肯定、表扬、赞赏,并适当提出更高的需求。教师的赞美越多,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有一名男生,上课时总是趴在桌子上,好像若有所思,课间,静坐一隅;放学后,又独来独往。在与其它科目老师交流后,得知他几乎每节课都是这样。经了解得知,他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父母离婚后,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他由爷爷抚养,但爷爷年岁已高,加之身体不好,快乐对他来说是一种奢望。一天上课时,我发现他在看一本小说。我决定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揭穿”他。我便点名让他讲讲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原本以为他讲不出来,没想到他仰起头,眨了眨眼睛,嘴巴一张,回答很精彩。我抓住时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后来上课时总是让他力所能及作问题回答,并且给予赞美。就这样,我发现他渐渐的变了,上课积极发言,与同学和睦相处,渐渐地学习他的成绩也提高了。
  不管是学习过程中,还是学生的生活中,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感悟二:用爱心为学生撑起一片天空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认为要做好教师这份工作,首先,必须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认为跟他们在一块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其次,从生活点滴中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与呵护;再次,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教育,并适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每班都有几个不听话、爱捣乱、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他们也是让老师最头疼的一个群体。在与这群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与他们讲道理似乎收效甚微,结果往往是三分钟的热度,没几天就一切恢复原样。对于这样的学生,在九年级下学期最后的冲刺阶段更是让人头疼,我曾经就遇到这样的男生,他不完成作业,不听讲,上课睡觉,对他凶过,惩罚过,都不见效。有一次上课时候竟然玩手机,没收他手机时竟然抗拒。课后,找他做思想工作,我谈及了他的现状,哪里能刺痛到他的良心我就往哪里说,和他说对他的认可以及希望他能改变等等。可能是因为这种怀柔政策,没等我说完他就哭了,这一哭让我觉得这里面有故事,追问他为什么哭?他说:“老师,我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管我……”听完他的讲述,我沉默了,原来是他爸爸妈妈离婚了,他父亲有抚养权,他爸爸的工作在乡下,他晚上回家没有人监督,自己自控力差,迷上了游戏、吸烟……我对他说:“今天老师谢谢你的坦诚,还请你把自己的手机让我帮你保管可以吗?”他点了点头,我继续保持沉默,看着他充满泪水的双眼,觉得他渴望改变,就和他谈了游戏、抽烟的危害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他毕竟只是一个孩子,有点害怕地问:“老师,能戒掉吗?”我非常肯定的告诉他:“能,只要意志坚定,一定可以!”针对他喜欢打球这个爱好,鼓励他多运动。
  感悟三: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
  教师作为育人的主体,首先要具有完善的人格,要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上堪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去影响学生。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素质造就素质。我们必须树立伟大而高尚的理想,努力做到“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人,教师要熟悉和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教师拥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了,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所以,教师要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把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工作来做,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