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不下这群可爱的孩子

——班老边境检查站官兵捐资助学见真情
刊发时间:2018-08-01 A3版  作者:王 超

  “我的老家在江苏盐城,目前父母、爱人和我是分居三地,这是摆在现实面前最大的困难,但即便是这样,面对改革我也会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请站支部放心,请站领导放心。”
  今年7月,一场“面对改革怎么看,投身改革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在临沧边防支队班老边境检查站学习室如火如荼进行着。
  突然,一个与讨论话题截然不同的声音传来。是啊,改革后,部队改制,官兵分流,孩子们怎么办?就这一话题,官兵们展开新一轮的讨论……
  沧源自治县班老乡离县城近100公里,交通不便,去一趟县城坐车需要4个多小时,加上支柱产业较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落后。
  时间推移到2007年,根据防务调整,班老边境检查站组建,主要负责出入境边民检查、缉枪缉毒、打击走私和非法出入境、打击小股武装入侵。
  在一次例行的巡防中,官兵们发现一个叫小杨(化名)的男孩,本该是教室里的求学少年,却在家帮着干农活。
  随着走访调查的深入,一个消息让官兵们震惊。不上学的原因竟是家里穷没钱上学。而因为贫穷辍学在家的孩子,在这个不大的边境小镇还不在少数。
  官兵们再次对学校、村委会进行走访调查后得知,每个孩子一学期生活费、杂费、保险等多项费用加起来450元,这几百元钱成为像小杨一样的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绊脚石”。
  在检查站资助下成为一名警校学生的小杨,一名共和国的准警官,每次假期回家与官兵们聊天时,总会说起那段儿时的记忆,除了满满的幸福,更多的是一份得到帮助后的感恩。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官兵们走访、调查、登记、统计、造册……
  经过细致调研后,将孩子们分为急需、暂缓、跟进三个类别。小杨、小月如、安西、小娜、小美等10余名辍学在家急需迈入学堂的适龄儿童走进官兵的视线,购置书包、文具,并协调村委会、学校将孩子先安排入学,费用由该站后续补齐。
  50元、100元、200元官兵们从原本微薄的津贴里挤出捐款,1个、2个、3个……孩子们陆续返回学校,官兵们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当地党委、政府,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成为官兵们争取的对象。辍学儿童的现状、年龄结构、辍学原因、解决建议,一份份详实的报告从班老站向外界传递着,一封封咨询信件又象温暖的阳光照射到这个边境小镇,除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外,各界爱心企业、人士的反馈和资助,又让官兵和孩子们看到了希望。
  小璐,一个聪明又可爱的佤族小女孩,因父亲长期患病,家庭贫困而辍学。家庭的重负,让这个仅有8岁却又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变得越来越沉默。
  官兵们了解情况后为小璐的事情忙碌开了。先安排入学,购置书包、文具,购买合身的衣服鞋袜,焕然一新的小璐闪烁着大眼睛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湖北警察张女士看到消息后,主动联系官兵,表示小璐的学杂费由她全部负责,只要她愿意读下去,她就一直负责,只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2007年至2018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班老站的官兵一茬接一茬的换,孩子们一批接一批的走进校园,走出小山村。重庆的傅先生、湖北的张女士、江西的陈先生、内蒙的王先生、广东的吴小姐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这场爱心接力。
  官兵们除了为需要的孩子们捐款捐物外,还担负起学校、社会、孩子家庭的桥梁和纽带,及时将孩子们急需的物资反馈给社会各界,并将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按时按量发放到孩子们手中。
  班老站从最初的集体捐款助学,到通过信件、网络寻求更多资助;从单一捐款到开展“春蕾行动、助梦起航”等专项捐资助学活动,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孩子重返校园。
  如今,部队改制,新的机构即将应运而生。孩子们怎么办?
  “我们成立一个帮扶小组吧?建一个微信群,把老师、村委会干部拉进来”“可以时刻联系学校老师和村委会,了解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们约定时间,定期回来看看”面对以后,这群年轻的官兵又开始了讨论。
  “感谢你们对山区孩子的爱心,也谢谢你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来到艰苦的边防线戍边卫国。其实,在两个月前我就和教导员商量过了,我们将建立一个爱心公益群,成立“春蕾护航小组”,老师、村干部、爱心人士都会参与进来,请大家放心,孩子读书一个都不会少”。站长杨玲的一番解释说明,让官兵们悬着的心落了地,会场掌声雷动,气氛更加热烈。

返回
2025年07月17日  第801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放心不下这群可爱的孩子

——班老边境检查站官兵捐资助学见真情

刊发时间:2018-08-01 A3版  作者:王 超 【字体:大 中 小】

  “我的老家在江苏盐城,目前父母、爱人和我是分居三地,这是摆在现实面前最大的困难,但即便是这样,面对改革我也会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请站支部放心,请站领导放心。”
  今年7月,一场“面对改革怎么看,投身改革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在临沧边防支队班老边境检查站学习室如火如荼进行着。
  突然,一个与讨论话题截然不同的声音传来。是啊,改革后,部队改制,官兵分流,孩子们怎么办?就这一话题,官兵们展开新一轮的讨论……
  沧源自治县班老乡离县城近100公里,交通不便,去一趟县城坐车需要4个多小时,加上支柱产业较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落后。
  时间推移到2007年,根据防务调整,班老边境检查站组建,主要负责出入境边民检查、缉枪缉毒、打击走私和非法出入境、打击小股武装入侵。
  在一次例行的巡防中,官兵们发现一个叫小杨(化名)的男孩,本该是教室里的求学少年,却在家帮着干农活。
  随着走访调查的深入,一个消息让官兵们震惊。不上学的原因竟是家里穷没钱上学。而因为贫穷辍学在家的孩子,在这个不大的边境小镇还不在少数。
  官兵们再次对学校、村委会进行走访调查后得知,每个孩子一学期生活费、杂费、保险等多项费用加起来450元,这几百元钱成为像小杨一样的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绊脚石”。
  在检查站资助下成为一名警校学生的小杨,一名共和国的准警官,每次假期回家与官兵们聊天时,总会说起那段儿时的记忆,除了满满的幸福,更多的是一份得到帮助后的感恩。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官兵们走访、调查、登记、统计、造册……
  经过细致调研后,将孩子们分为急需、暂缓、跟进三个类别。小杨、小月如、安西、小娜、小美等10余名辍学在家急需迈入学堂的适龄儿童走进官兵的视线,购置书包、文具,并协调村委会、学校将孩子先安排入学,费用由该站后续补齐。
  50元、100元、200元官兵们从原本微薄的津贴里挤出捐款,1个、2个、3个……孩子们陆续返回学校,官兵们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当地党委、政府,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成为官兵们争取的对象。辍学儿童的现状、年龄结构、辍学原因、解决建议,一份份详实的报告从班老站向外界传递着,一封封咨询信件又象温暖的阳光照射到这个边境小镇,除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外,各界爱心企业、人士的反馈和资助,又让官兵和孩子们看到了希望。
  小璐,一个聪明又可爱的佤族小女孩,因父亲长期患病,家庭贫困而辍学。家庭的重负,让这个仅有8岁却又乖巧懂事的小女孩变得越来越沉默。
  官兵们了解情况后为小璐的事情忙碌开了。先安排入学,购置书包、文具,购买合身的衣服鞋袜,焕然一新的小璐闪烁着大眼睛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湖北警察张女士看到消息后,主动联系官兵,表示小璐的学杂费由她全部负责,只要她愿意读下去,她就一直负责,只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2007年至2018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班老站的官兵一茬接一茬的换,孩子们一批接一批的走进校园,走出小山村。重庆的傅先生、湖北的张女士、江西的陈先生、内蒙的王先生、广东的吴小姐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这场爱心接力。
  官兵们除了为需要的孩子们捐款捐物外,还担负起学校、社会、孩子家庭的桥梁和纽带,及时将孩子们急需的物资反馈给社会各界,并将爱心人士的捐款捐物按时按量发放到孩子们手中。
  班老站从最初的集体捐款助学,到通过信件、网络寻求更多资助;从单一捐款到开展“春蕾行动、助梦起航”等专项捐资助学活动,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孩子重返校园。
  如今,部队改制,新的机构即将应运而生。孩子们怎么办?
  “我们成立一个帮扶小组吧?建一个微信群,把老师、村委会干部拉进来”“可以时刻联系学校老师和村委会,了解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们约定时间,定期回来看看”面对以后,这群年轻的官兵又开始了讨论。
  “感谢你们对山区孩子的爱心,也谢谢你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来到艰苦的边防线戍边卫国。其实,在两个月前我就和教导员商量过了,我们将建立一个爱心公益群,成立“春蕾护航小组”,老师、村干部、爱心人士都会参与进来,请大家放心,孩子读书一个都不会少”。站长杨玲的一番解释说明,让官兵们悬着的心落了地,会场掌声雷动,气氛更加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