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做乡村振兴“领头雁”

刊发时间:2018-08-13 A3版  作者:李德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役、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宗旨之意,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人民生产生活的美好期许。那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如何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党员干部要一马当先,面对“时”“势”的新变化和时代重任,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一是争当乡村发展领跑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党员干部站在服务基层的第一线,就应该增强实干担当的精神,用“力”担当,用“心”担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主动联系群众,主动为村民服务,多到基层走走,多想办法,鼓足干劲,扎实工作,勤奋务实,以解决好、发展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己任,以“领头雁”的精神带领群众谋发展,在群众“最盼”上解难题,在群众“最忧”上下真功,攻坚克难,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头致富、带头振兴,带领人民群众奔向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
  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理论清醒、政治坚定,对照“理论理想”镜子,坚守理想信念;对照“党章党纪”镜子,坚定政治立场;对照“民心民声”镜子,树牢为民之志;对照“先辈先进”镜子,传承革命精神。要常扫思想上的灰尘,常驱心灵上的迷雾,常纠自身的过失与不足,知敬畏、守底线、明规矩,要坚定理想信念,为乡村振兴补足精神之钙,用理想信念指引工作实践,做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排头兵。
  三是恪守为民情怀,推进乡村治理有序化
  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不便,农产品销路不畅,群众增收困难等问题一直存在。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如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如何推动农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为乡村治理想切实可行的办法,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以创新发展的责任和心系百姓的情怀,切实为百姓想方法、为群众谋发展,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加强沟通交流,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生活富裕”,是为了保障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党员干部带头的乡村振兴事业中,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党员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与群众沟通交流,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梳理总结有利于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并运用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中来,助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始终把群众共同利益放在首位,以保障群众利益为主要目的,事业的发展以不损害群众利益为前提,乡村振兴事业的成果要让群众共享,让群众积极支持乡村振兴事业。加强沟通交流,党员干部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和了解群众呼声的使命,俯下身子听民声,走村入户察民情,党员干部关系着群众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支持度和参与度,发挥好党员群众的纽带至关重要。
  总之,“乡村振兴、党员先行”是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主题,党员干部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返回
2025年07月18日  第802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党员干部要做乡村振兴“领头雁”

刊发时间:2018-08-13 A3版  作者:李德康 【字体:大 中 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役、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宗旨之意,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人民生产生活的美好期许。那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如何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党员干部要一马当先,面对“时”“势”的新变化和时代重任,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一是争当乡村发展领跑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党员干部站在服务基层的第一线,就应该增强实干担当的精神,用“力”担当,用“心”担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主动联系群众,主动为村民服务,多到基层走走,多想办法,鼓足干劲,扎实工作,勤奋务实,以解决好、发展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己任,以“领头雁”的精神带领群众谋发展,在群众“最盼”上解难题,在群众“最忧”上下真功,攻坚克难,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头致富、带头振兴,带领人民群众奔向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
  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理论清醒、政治坚定,对照“理论理想”镜子,坚守理想信念;对照“党章党纪”镜子,坚定政治立场;对照“民心民声”镜子,树牢为民之志;对照“先辈先进”镜子,传承革命精神。要常扫思想上的灰尘,常驱心灵上的迷雾,常纠自身的过失与不足,知敬畏、守底线、明规矩,要坚定理想信念,为乡村振兴补足精神之钙,用理想信念指引工作实践,做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排头兵。
  三是恪守为民情怀,推进乡村治理有序化
  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不便,农产品销路不畅,群众增收困难等问题一直存在。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如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如何推动农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为乡村治理想切实可行的办法,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以创新发展的责任和心系百姓的情怀,切实为百姓想方法、为群众谋发展,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加强沟通交流,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生活富裕”,是为了保障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党员干部带头的乡村振兴事业中,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党员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与群众沟通交流,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梳理总结有利于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并运用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中来,助推乡村振兴蓬勃发展。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始终把群众共同利益放在首位,以保障群众利益为主要目的,事业的发展以不损害群众利益为前提,乡村振兴事业的成果要让群众共享,让群众积极支持乡村振兴事业。加强沟通交流,党员干部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和了解群众呼声的使命,俯下身子听民声,走村入户察民情,党员干部关系着群众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支持度和参与度,发挥好党员群众的纽带至关重要。
  总之,“乡村振兴、党员先行”是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主题,党员干部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