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的变迁

刊发时间:2018-08-26 A3版  作者:罗映清

  秋天,绿水青山托着干净的蓝天,淘气的白云不停地变幻着鬼脸。我和同事一起到高井槽小学监考试。到高井槽小学,砖混的洋楼,清脆的校园广播,花园式的校园。学生宿舍铺着整齐,学生厨房菜美饭香,教师办公室宽敞明亮,朗朗的书声正吹响新时代的号角。看到乡村小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不禁让我想起我的小学教师生涯。
  1990年,我从临沧师范学校普师班毕业后,分到一师一校的地方去任教,青瓦土墙房,木板教室,条件简陋。每天我都要调整黑板的角度,因为总有淘气的学生爱挪动黑板。调理好那几条长竹做成的凳子,因为学生总爱抬着玩。然后用铁棒敲击锄头打出上下课的铃声。夜晚,在夜鸟清冷的叫声中点亮蜡烛,备课,改作业。晴天还好,雨天不仅宿舍漏雨,教室里也要挪动桌凳,让学生坐在不漏雨的地方。教了11年小学,到过5个小学校,从一师一校,到两师一校,再到五个人以上的学校,从复式班包班教学到单式班包班教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早上迎接学生到校,傍晚送学生回家,要是雨天,过河了,就要送学生一个个过河去。11年的小学老师,我记不得为学生垫付了多少课本费和学杂费,因为学生家一时没有钱交,我总是帮学生垫着。大部分家长是记事的,总会还给你,没钱,就会用鸡和鸡蛋充抵,而少部分家长,不知是记不得了,还是怎么样,有的是一年未开,而有的却是几年也不开。想想自己读书那会,母亲为借五元钱跑了几村几寨,自己工作了,多少有点工资,就对那类家长也不那么讨厌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祖国越来越强大,物质越来越丰富,于是,学校渐渐好起来,能读书也变成了一件越来越轻松的事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初中和小学就免除了课本费、学杂费。学校的房子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对于学校房屋的建设要求就更高了,不仅学校要美,还要牢固,抗得住大地震。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实行了寄宿生生活补助和营养餐计划后,学生就不必每天回家了,吃住在学校,一星期回家一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后,学校的硬件大力得到了改善,现在,每一个村基本就只有一所村完小,而村完小不仅通了网络,有的还用了电子白板,乡村教育教学设备在不断的向城市教育教学设备靠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就要夯实乡村教育的根基,就要充分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不断强化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仅让农村孩子“有学上”,还要努力让他们“上好学”。用心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让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为了留住优秀的乡村教师,让优秀的乡村教师为乡村的振兴培养好人才,国家实行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通过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关键举措,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改革开放40年,春风化雨润九州,乡村小学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突然想起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哪座房子最漂亮》,“哪座房子最漂亮?要数我们的小学堂。”

返回
2025年07月19日  第803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乡村小学的变迁

刊发时间:2018-08-26 A3版  作者:罗映清 【字体:大 中 小】

  秋天,绿水青山托着干净的蓝天,淘气的白云不停地变幻着鬼脸。我和同事一起到高井槽小学监考试。到高井槽小学,砖混的洋楼,清脆的校园广播,花园式的校园。学生宿舍铺着整齐,学生厨房菜美饭香,教师办公室宽敞明亮,朗朗的书声正吹响新时代的号角。看到乡村小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不禁让我想起我的小学教师生涯。
  1990年,我从临沧师范学校普师班毕业后,分到一师一校的地方去任教,青瓦土墙房,木板教室,条件简陋。每天我都要调整黑板的角度,因为总有淘气的学生爱挪动黑板。调理好那几条长竹做成的凳子,因为学生总爱抬着玩。然后用铁棒敲击锄头打出上下课的铃声。夜晚,在夜鸟清冷的叫声中点亮蜡烛,备课,改作业。晴天还好,雨天不仅宿舍漏雨,教室里也要挪动桌凳,让学生坐在不漏雨的地方。教了11年小学,到过5个小学校,从一师一校,到两师一校,再到五个人以上的学校,从复式班包班教学到单式班包班教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早上迎接学生到校,傍晚送学生回家,要是雨天,过河了,就要送学生一个个过河去。11年的小学老师,我记不得为学生垫付了多少课本费和学杂费,因为学生家一时没有钱交,我总是帮学生垫着。大部分家长是记事的,总会还给你,没钱,就会用鸡和鸡蛋充抵,而少部分家长,不知是记不得了,还是怎么样,有的是一年未开,而有的却是几年也不开。想想自己读书那会,母亲为借五元钱跑了几村几寨,自己工作了,多少有点工资,就对那类家长也不那么讨厌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祖国越来越强大,物质越来越丰富,于是,学校渐渐好起来,能读书也变成了一件越来越轻松的事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初中和小学就免除了课本费、学杂费。学校的房子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对于学校房屋的建设要求就更高了,不仅学校要美,还要牢固,抗得住大地震。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实行了寄宿生生活补助和营养餐计划后,学生就不必每天回家了,吃住在学校,一星期回家一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后,学校的硬件大力得到了改善,现在,每一个村基本就只有一所村完小,而村完小不仅通了网络,有的还用了电子白板,乡村教育教学设备在不断的向城市教育教学设备靠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就要夯实乡村教育的根基,就要充分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不断强化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仅让农村孩子“有学上”,还要努力让他们“上好学”。用心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让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为了留住优秀的乡村教师,让优秀的乡村教师为乡村的振兴培养好人才,国家实行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通过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关键举措,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改革开放40年,春风化雨润九州,乡村小学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突然想起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哪座房子最漂亮》,“哪座房子最漂亮?要数我们的小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