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况村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刊发时间:2018-08-27 A2版  作者:赵舒瑜

夯实产业基础  提升人居环境  提高乡风文明

邦况村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本报讯   (通讯员  赵舒瑜)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邦况村因地制宜,以发展产业为抓手,着力打造文明、宜居、生态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农村,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邦况村突出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小寨—邦老—邦况—上新寨为经济发展主轴,在保持植被的同时发展林下药业(葛根、大黄藤等)经济产业,扩大林区的经济效益;山区则发展传统农业与生物、坚果、咖啡、核桃、澳洲坚果、橡胶、咖啡等特色农产品。目前,该村已累计建成生态农业产业化基地9160亩,农民人均达 6.7亩以上,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邦况村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放在重要的突出位置抓好抓实,乡村面貌得到大幅度提升,人居环境变得更加优美。该村组建了保洁队,制定村保洁队工作制度、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起了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村内环境卫生保洁规范化、常态化。目前,全村共配备垃圾桶344个,垃圾清运车 1辆,垃圾临时堆放处理点5个,修复污水处理沟498亩,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发动群众完成“一事一议”村内硬板路1400米。同时,该村以建设绿色生态为抓手,完成花草树木种植4000余株。
  该村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向上申报创建文明村,修订完善建制村到自然村村规民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德工程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群众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开展“传家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村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风民俗等为宣传主线,制作张贴宣传画报、标语。成立民间文化团队,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创乡风文明建设新局面,助力乡村振兴。
  邦况村还把乡村治理纳入法制轨道,加大普法力度,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充分发挥村级综治员、人民调解员的作用,力争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极大地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为邦况村建设文明法制、平安和谐村寨打下坚实基础。

返回
2025年07月11日  第803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邦况村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刊发时间:2018-08-27 A2版  作者:赵舒瑜 【字体:大 中 小】

夯实产业基础  提升人居环境  提高乡风文明

邦况村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本报讯   (通讯员  赵舒瑜)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邦况村因地制宜,以发展产业为抓手,着力打造文明、宜居、生态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农村,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邦况村突出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小寨—邦老—邦况—上新寨为经济发展主轴,在保持植被的同时发展林下药业(葛根、大黄藤等)经济产业,扩大林区的经济效益;山区则发展传统农业与生物、坚果、咖啡、核桃、澳洲坚果、橡胶、咖啡等特色农产品。目前,该村已累计建成生态农业产业化基地9160亩,农民人均达 6.7亩以上,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邦况村把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放在重要的突出位置抓好抓实,乡村面貌得到大幅度提升,人居环境变得更加优美。该村组建了保洁队,制定村保洁队工作制度、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起了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村内环境卫生保洁规范化、常态化。目前,全村共配备垃圾桶344个,垃圾清运车 1辆,垃圾临时堆放处理点5个,修复污水处理沟498亩,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发动群众完成“一事一议”村内硬板路1400米。同时,该村以建设绿色生态为抓手,完成花草树木种植4000余株。
  该村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向上申报创建文明村,修订完善建制村到自然村村规民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德工程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群众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开展“传家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村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风民俗等为宣传主线,制作张贴宣传画报、标语。成立民间文化团队,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创乡风文明建设新局面,助力乡村振兴。
  邦况村还把乡村治理纳入法制轨道,加大普法力度,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充分发挥村级综治员、人民调解员的作用,力争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极大地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为邦况村建设文明法制、平安和谐村寨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