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塘村抓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提升人居环境 民族团结进步
菖蒲塘村抓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 罗金瑞 李国全) 永德县乌木龙乡菖蒲塘村以党建为引领,脱贫攻坚为抓手,扎实推进“脱贫攻坚示范、生态文明示范、提升人居环境示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党建扶贫双推进示范”综合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脱贫攻坚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对标对表村出列、户退出要求,采取划片包干的方式,将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交叉搭配,分组入户,查找短板,用足绣花功夫,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高度重视农危改工作,注重抓好宣传发动,引导和鼓励群众自行建房,对劳力少、无建设技术的贫困户积极协调服务建筑队帮助农户进行危房加固改造。全村危房改造率达到92%。
生态文明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引导群众养成低碳环保节约的生活习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理念,加强对公益林、天然林的管护,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扩大核桃、茶叶种植面积,全村森林覆盖率已达90%。坚持以“生态优先,绿化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驱动,强化支撑;政策引导,市场推动”为原则,引导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用化肥、农药,加强茶叶品质提升。统筹推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环境治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等工程,使菖蒲塘真正成为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的园林式美丽宜居村庄。
提升人居环境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依法行使村民自治,制定出台涉及社会治安、消防安全、民风民俗、环境卫生、邻里关系、婚姻家庭6个方面、40条村规民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引进上寨自然村4公里道路硬化,蕨坝自然村“美丽乡村”“农业综合开发9公里产业路”“沪滇协作”等一批扶贫项目,实现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全村建有标准化村级卫生室一所,建成垃圾收集池23个,4个自然村已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实现农网改造全覆盖、村组道路硬化全覆盖、自然村产业路全覆盖、自然村活动场所全覆盖。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将考入清华大学等本科学子名单陈列在村史室,并制作“重教人家”牌匾发放给每位有孩子考入大学的农户,引导群众尊师重教。建成 “文化墙”200平方米、在村界搭建巨幅广告牌2个、拍摄宣传片一部,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氛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法律意识、防范邪教意识,树立法治理念、培育法治信仰,构建全民守法的社会环境。
党建扶贫双推进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取村集体控股、群众参股的形式,投入资金110万余元建立“永德县汇心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绿色、健康、原生态、无污染”的高原生态特色农产品为理念,注册“俐侎情”商标,把当地干核桃、生茶饼、熟茶饼、蜂蜜、土鸡蛋等特产推向市场。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特产品销售上的优势,在“淘宝网”开设了网店、在“微信平台”上开设了公众号,实现了扫码支付,同时还与临沧“临农e购”签署订单合作,与中国邮政网电商平台、京东、云南南涧红云核桃加工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商家和平台签订了产品订单或达成意向性协议。盘活农村各种资源,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与群众增收“双赢”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