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季

刊发时间:2018-09-02 A3版  作者:杨雅珂

  南北方差异一直还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哪怕现在已经文化交流融合四川火锅无处不在北方饺子馒头到处都有,但其实还是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在那个要用米票、粮票换粮食的时代对南方来说是一种折磨,可现在出门吃饭都要“返璞归真”多吃粗粮、杂粮,美名其曰:“养生”。
  作为一名南方的女孩我实在是吃不惯北方的精米精面,对我来说最好的食物莫过于春夏秋冬的应季精髓食材。
  春天,阳光普照大地,树上发出嫩芽的“椿”,我们家的做法应该比较普遍但在我眼里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将椿洗净,开水汆烫30秒捞出过凉水,排放整齐,控干水份,淋上在热锅里冒泡的香油,再撒上新鲜的小米辣,拌开。这种做法少了椿刺鼻的气味,只留下了香油的油香辣椒的鲜辣以及春天的味道。
  我属于内热体质,且嗜酸、辣,很是重口,昆明天气偏热,在夏天若无酸口的东西,那么这个夏天对我来说便淡乏无味了。所以在夏天母亲会带着外公外婆一起去摘杨梅,那一颗颗紫中带红甚至透着黑的杨梅则最为酸甜适中,最是好味。
  杨梅做法很简单,采摘回家,去把、洗净、放入锅中、加入冰糖,进行熬煮后放入冰箱,有时冰个一两个小时,有时冰一个下午,完成以上步骤便成就了炎炎夏日里我最为喜欢的解暑佳品。母亲通常会用一只白瓷碗来盛放酸梅汤,这一碗酸梅汤足够消解我整个夏天的烦闷与焦躁。
  “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这句话是形容荔枝的,当然我是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对我来说形容荔枝的诗句最贴切的只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哪怕是内热体质,在夏天除了西瓜、芒果等水果以外我最离不开的当属荔枝,还非得是那大核的荔枝,小核的很是吃不惯,总觉得大核才是荔枝应有的样子。
  秋天,天气开始有些微微转凉,母亲总会在早上出门买一块丰腴的五花肉回家,做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红烧肉”。 一块丰腴的五花肉炙烤一下猪皮、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凉水入锅煮净血水后捞出备用、白糖小火入锅、炒出糖色后将五花肉放入,使之每一块都均匀地粘上糖,放入温水,没过五花肉,再放入两茶匙老抽、两茶匙黄酒、小火慢炖。有时放学回家发现火上用砂锅炖煮着五花肉,心里便会一阵欢呼雀跃。
  我的肠胃不是很好,所以有时母亲做红烧肉时会往里加一些健脾养胃的中药进去,让我渡过秋天的孤零烦躁。
  冬天,昆明较干燥、风大,母亲习惯给我做一道甜品——银耳莲子羹。银耳洗净,加入枸杞、大枣、莲子,有时还会加些薏仁米,放入锅中加凉水放入冰糖,小火慢炖半个小时。母亲习惯用玻璃碗给我盛莲子羹,不得不说我还挺佩服母亲热爱生活的心。
  对了,漫长的冬季怎能少了那道养生佳品——胡萝卜排骨汤。
  玉米要当季的水果玉米、胡萝卜要新鲜的萝卜、排骨不可太肥不可太瘦、排骨冷水洗净去血去脏物、放入锅中、鲜玉米切成一段一段同时放入锅中炖煮,排骨炖得软烂,玉米吸入汤汁时再加入一些热水同样没过排骨与玉米,再加入胡萝卜入锅再次炖煮十分钟左右煮开,就是一道靓汤养品。
  这是我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家里应有的味道,不论我在外漂泊多久回到家尝到这些食物便可让我安心。有一句话说的最好“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食物最能治愈人心,能让你感受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不停变换,感受到家庭温暖。

返回
2025年07月20日  第804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四 季

刊发时间:2018-09-02 A3版  作者:杨雅珂 【字体:大 中 小】

  南北方差异一直还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哪怕现在已经文化交流融合四川火锅无处不在北方饺子馒头到处都有,但其实还是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在那个要用米票、粮票换粮食的时代对南方来说是一种折磨,可现在出门吃饭都要“返璞归真”多吃粗粮、杂粮,美名其曰:“养生”。
  作为一名南方的女孩我实在是吃不惯北方的精米精面,对我来说最好的食物莫过于春夏秋冬的应季精髓食材。
  春天,阳光普照大地,树上发出嫩芽的“椿”,我们家的做法应该比较普遍但在我眼里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将椿洗净,开水汆烫30秒捞出过凉水,排放整齐,控干水份,淋上在热锅里冒泡的香油,再撒上新鲜的小米辣,拌开。这种做法少了椿刺鼻的气味,只留下了香油的油香辣椒的鲜辣以及春天的味道。
  我属于内热体质,且嗜酸、辣,很是重口,昆明天气偏热,在夏天若无酸口的东西,那么这个夏天对我来说便淡乏无味了。所以在夏天母亲会带着外公外婆一起去摘杨梅,那一颗颗紫中带红甚至透着黑的杨梅则最为酸甜适中,最是好味。
  杨梅做法很简单,采摘回家,去把、洗净、放入锅中、加入冰糖,进行熬煮后放入冰箱,有时冰个一两个小时,有时冰一个下午,完成以上步骤便成就了炎炎夏日里我最为喜欢的解暑佳品。母亲通常会用一只白瓷碗来盛放酸梅汤,这一碗酸梅汤足够消解我整个夏天的烦闷与焦躁。
  “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这句话是形容荔枝的,当然我是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对我来说形容荔枝的诗句最贴切的只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哪怕是内热体质,在夏天除了西瓜、芒果等水果以外我最离不开的当属荔枝,还非得是那大核的荔枝,小核的很是吃不惯,总觉得大核才是荔枝应有的样子。
  秋天,天气开始有些微微转凉,母亲总会在早上出门买一块丰腴的五花肉回家,做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红烧肉”。 一块丰腴的五花肉炙烤一下猪皮、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凉水入锅煮净血水后捞出备用、白糖小火入锅、炒出糖色后将五花肉放入,使之每一块都均匀地粘上糖,放入温水,没过五花肉,再放入两茶匙老抽、两茶匙黄酒、小火慢炖。有时放学回家发现火上用砂锅炖煮着五花肉,心里便会一阵欢呼雀跃。
  我的肠胃不是很好,所以有时母亲做红烧肉时会往里加一些健脾养胃的中药进去,让我渡过秋天的孤零烦躁。
  冬天,昆明较干燥、风大,母亲习惯给我做一道甜品——银耳莲子羹。银耳洗净,加入枸杞、大枣、莲子,有时还会加些薏仁米,放入锅中加凉水放入冰糖,小火慢炖半个小时。母亲习惯用玻璃碗给我盛莲子羹,不得不说我还挺佩服母亲热爱生活的心。
  对了,漫长的冬季怎能少了那道养生佳品——胡萝卜排骨汤。
  玉米要当季的水果玉米、胡萝卜要新鲜的萝卜、排骨不可太肥不可太瘦、排骨冷水洗净去血去脏物、放入锅中、鲜玉米切成一段一段同时放入锅中炖煮,排骨炖得软烂,玉米吸入汤汁时再加入一些热水同样没过排骨与玉米,再加入胡萝卜入锅再次炖煮十分钟左右煮开,就是一道靓汤养品。
  这是我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家里应有的味道,不论我在外漂泊多久回到家尝到这些食物便可让我安心。有一句话说的最好“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食物最能治愈人心,能让你感受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不停变换,感受到家庭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