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阳光 共圆梦想
——全市残疾人事业、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综述
每个人都有梦想。
残疾人朋友的梦想又是什么?
“我的梦想就是靠自己卖水果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残疾人朋友赵莲和说。
“我想在残运会上为家乡争光,尽最大的努力获得奖牌!”残疾人运动员罗石先说。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每一个梦想,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旅途中成为现实。
长期以来,临沧坚定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解决了2万多贫困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全市累计有74555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救助和服务,特殊教育学校适龄在校残疾儿童1319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6.13%,全市城镇残疾人就业2122人……
改革发展的成果公平、实在地惠及着全体残疾人,使残疾人生活得更加殷实、更有尊严,全市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广大残疾人运动员敢打、敢拼,心怀阳光、积极向上、圆梦赛场,临沧残疾人体育事业欣欣向荣。
关怀:残疾人事业砥砺前行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沧市紧紧围绕实现残疾人朋友不愁吃、不愁穿,公平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和基本康复服务以及家庭无障碍建设的“两不愁、三保障、两扩面”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全市残疾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健康发展。免费为10965名白内障患者提供手术,实施残疾儿童矫治手术43例,人工耳蜗手术13例,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21人,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81人,脑瘫儿童训练30人,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训练50人,假肢装配275例,完成低视力助视器配发1463例,完成助听器验配796人,肢体残疾康复训练1199人,为16055名精神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服务。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站11个,培训社区康复员1126人,免费发放辅助器具9744件。
特殊教育学校适龄在校残疾儿童1319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6.13%。不断创新特殊教育办学模式,沧源佤族自治县采取与市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办班的方式,投资27.86万元开办了以残联为主,集教育、康复为一体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学前班,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381名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给予47.3万元的补助,通过实施“彩票公益金”“通向明天”等扶残助学项目,发放助学补助金48.8万元,让393名贫困残疾学生得到救助。
全市共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7974万元,各级残联采取专门办班、选送培训、以师带徒等方式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3054人,实用技术培训10635人。通过培训,全市城镇残疾人就业2122人,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1103人,农村残疾人稳定从业20216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通过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资助7888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获得居家托养服务,实施效果良好,以分类施保、按标施保为重点,将重度精神病患者、多残户纳入一类保障对象,累计有58575名残疾人参加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5640名城镇残疾人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30408名农村残疾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脱贫攻坚,全市19836名残疾人摆脱了贫困。
追梦:激情赛场上绽放青春
云县籍残疾人运动员李寿永,在全国第三届残疾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M06级50米银牌。
永德籍残疾人运动员黄体龙,在2015年代表云南队出征第九届全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会上,荣获团体冠军。
……
同心追梦,努力绽放。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辛勤耕耘下结出的累累硕果,临沧残疾人体育事业一步步迈入新征程。
1990年以来,残疾人群体在组队参加全省、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全国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创作奖2个,获全省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7个。我市杨林、李泥惹、杨翠萍、王诺谦、李翔、李永寿、钟永渊、张春秋、蒋应玲、鲁建明、武宽春等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多次在全省、全国和世界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多项金牌、银牌、铜牌,为临沧、为云南、为中国赢得了荣誉。值得一提的是,杨林被国家体委和中残联评为优秀运动员;钟永渊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肢残人运动会上打破了两项残奥会记录和一项全国记录;鲁建明受省政府表彰并记二等功。
9月2日,云南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市开幕。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将沐浴阳光,整装待发,以蓬勃的朝气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示新的竞技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