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致富新天地

——凤庆县就业扶贫力度大
刊发时间:2018-09-03 A1版  作者:张海波

  “没有县人社局的创业指导,没有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没有群众和乡亲们的信任与配合,我们杰鸿专业合作社运营将会举步维艰,也就不可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凤庆县青年创业人才周建强坦言。
  周建强说,杰鸿专业合作社运营初期,由于多数贫困劳动力缺技术,工作效率不高,收益也少;2014年底,通过参加县人社局组织的贫困劳动力种养殖技术培训,社员们的技术有所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提升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合作社现已发展特色经济林果种植784.3亩,生态蔬菜基地80多亩,分别建成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的生态养牛场1个,规模达6000多只的生态养鸡场1个,饲养生态土猪、香猪等90多头。”周建强说。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730户3305人,累计分红132.53万元,带动周边锦秀、桂花、华峰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实现分红5000元。
  除做强做大种养殖业外,杰鸿专业合作社还拓展延伸劳务服务业,为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提供平台。近年来,合作社共设置常用务工岗位160多个,常用务工人员和临时务工人员共8万多人次,贫困户务工共7000多人次,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共56万元,户均增加1万余元,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
  据县人社局副局长董成文介绍,近年来,该局认真抓好服务载体,把凤庆县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创业实训基地,把“中职生”、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致富“领头雁”作为对象,强化新一代农民工培训,鼓励有能力者就地创业,切实解决创业难的问题。
  同时,该县准确摸清底数,建立完善“一库五册”,组织“培训下乡”,把培训项目“送下去”,举办“扶贫专班”,把贫困劳动力“请上来”,实行异地培训,让技能培训“走出去”,坚持走产业带动、城镇化推动,县内、市内、省内、跨省转移等途径,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目前,全县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4280人,新增转移就业27516人。

返回
2025年07月18日  第804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开辟致富新天地

——凤庆县就业扶贫力度大

刊发时间:2018-09-03 A1版  作者:张海波 【字体:大 中 小】

  “没有县人社局的创业指导,没有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没有群众和乡亲们的信任与配合,我们杰鸿专业合作社运营将会举步维艰,也就不可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凤庆县青年创业人才周建强坦言。
  周建强说,杰鸿专业合作社运营初期,由于多数贫困劳动力缺技术,工作效率不高,收益也少;2014年底,通过参加县人社局组织的贫困劳动力种养殖技术培训,社员们的技术有所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提升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合作社现已发展特色经济林果种植784.3亩,生态蔬菜基地80多亩,分别建成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的生态养牛场1个,规模达6000多只的生态养鸡场1个,饲养生态土猪、香猪等90多头。”周建强说。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730户3305人,累计分红132.53万元,带动周边锦秀、桂花、华峰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实现分红5000元。
  除做强做大种养殖业外,杰鸿专业合作社还拓展延伸劳务服务业,为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提供平台。近年来,合作社共设置常用务工岗位160多个,常用务工人员和临时务工人员共8万多人次,贫困户务工共7000多人次,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共56万元,户均增加1万余元,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
  据县人社局副局长董成文介绍,近年来,该局认真抓好服务载体,把凤庆县职业教育中心作为创业实训基地,把“中职生”、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致富“领头雁”作为对象,强化新一代农民工培训,鼓励有能力者就地创业,切实解决创业难的问题。
  同时,该县准确摸清底数,建立完善“一库五册”,组织“培训下乡”,把培训项目“送下去”,举办“扶贫专班”,把贫困劳动力“请上来”,实行异地培训,让技能培训“走出去”,坚持走产业带动、城镇化推动,县内、市内、省内、跨省转移等途径,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目前,全县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4280人,新增转移就业275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