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青年党支部引领脱贫攻坚有作为

刊发时间:2018-09-12 A3版  作者:王 云

  本报讯    (通讯员    王 云)    临翔区坚持问题导向,打破按行政村设立党组织的传统做法,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建青年党支部,推动农村青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基层组织活力逐步凸显,成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创新组建“添活力”。采取“区统筹、乡(镇、街道)主导”的方式,在全区10个乡(镇、街道)组建青年党支部,完善农村青年党员发展等服务管理,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青年党支部直接隶属于乡镇(街道)党(工)委直属管理,通过组织推荐、层层把关的方式,把各村(社区)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等193名优秀青年党员纳入进来,切实解决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优、党组织活力不强、村级后备干部储备不足、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择优遴选“育苗子”。坚持重点覆盖,择优发展的原则,青年党支部对本辖区青年进行全面梳理,把各类优秀青年纳入组织视野。明确遴选标准,严格确定培养对象,在村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推荐、群团推荐、个人自荐的基础上,乡(镇、街道)青年党支部会同村党组织,共同研究提出年度重点培养对象。按照优中选优,多方把关原则,乡(镇、街道)党(工)委把好入门关,择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支部把好出口关,青年党支部支委成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跟踪培养,择优推荐发展对象;村组要把好政治关,确保发展对象家庭成分清白,畅通青年后备库与青年党支部互通交流渠道,将青年后备库人才纳入青年党支部党员培养,发挥党员发展“加速器”作用。
  立体培养“备干部”。通过构建立体培养机制,统筹跟踪培养,围绕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中心工作,青年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制度,截至目前,全区10个青年党支部共召开党员大会15次,党(工)委书记为青年党支部党员讲党课15次,切实增强了培养对象的党性修养。实行直接发展、结对帮培、实践锻炼、考核评价、推优选任的培养管理体系,提升农村青年党员的政治素养、协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培养致富能手为目标,积极推荐青年党员参加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实用技能培训,达到青年党员视野开阔、技有所长的效果。青年党支部如实记录青年成长全过程,逐步把青年发展为中共党员,进而把青年党员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把村级后备干部培育成村(社区)两委成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发挥作用“展风采”。按照统筹兼顾、分类管理的方式,对在家的青年党员,安排认领政策法规宣传、致富示范引领,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环境治理、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中进行实践锻炼;对外出流动的青年党员,开展经常联系、返乡教育等工作,落实跟踪管理责任,引导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同时结合青年党员创新意识强、有活力等特点,创新支部主题党日、党员服务日等活动,让青年党员在脱贫攻坚、集体经济、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领域各展风采。

返回
2025年07月20日  第805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临翔区青年党支部引领脱贫攻坚有作为

刊发时间:2018-09-12 A3版  作者:王 云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王 云)    临翔区坚持问题导向,打破按行政村设立党组织的传统做法,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建青年党支部,推动农村青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基层组织活力逐步凸显,成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创新组建“添活力”。采取“区统筹、乡(镇、街道)主导”的方式,在全区10个乡(镇、街道)组建青年党支部,完善农村青年党员发展等服务管理,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青年党支部直接隶属于乡镇(街道)党(工)委直属管理,通过组织推荐、层层把关的方式,把各村(社区)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等193名优秀青年党员纳入进来,切实解决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优、党组织活力不强、村级后备干部储备不足、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择优遴选“育苗子”。坚持重点覆盖,择优发展的原则,青年党支部对本辖区青年进行全面梳理,把各类优秀青年纳入组织视野。明确遴选标准,严格确定培养对象,在村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推荐、群团推荐、个人自荐的基础上,乡(镇、街道)青年党支部会同村党组织,共同研究提出年度重点培养对象。按照优中选优,多方把关原则,乡(镇、街道)党(工)委把好入门关,择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支部把好出口关,青年党支部支委成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跟踪培养,择优推荐发展对象;村组要把好政治关,确保发展对象家庭成分清白,畅通青年后备库与青年党支部互通交流渠道,将青年后备库人才纳入青年党支部党员培养,发挥党员发展“加速器”作用。
  立体培养“备干部”。通过构建立体培养机制,统筹跟踪培养,围绕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中心工作,青年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制度,截至目前,全区10个青年党支部共召开党员大会15次,党(工)委书记为青年党支部党员讲党课15次,切实增强了培养对象的党性修养。实行直接发展、结对帮培、实践锻炼、考核评价、推优选任的培养管理体系,提升农村青年党员的政治素养、协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培养致富能手为目标,积极推荐青年党员参加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实用技能培训,达到青年党员视野开阔、技有所长的效果。青年党支部如实记录青年成长全过程,逐步把青年发展为中共党员,进而把青年党员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把村级后备干部培育成村(社区)两委成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发挥作用“展风采”。按照统筹兼顾、分类管理的方式,对在家的青年党员,安排认领政策法规宣传、致富示范引领,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环境治理、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中进行实践锻炼;对外出流动的青年党员,开展经常联系、返乡教育等工作,落实跟踪管理责任,引导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同时结合青年党员创新意识强、有活力等特点,创新支部主题党日、党员服务日等活动,让青年党员在脱贫攻坚、集体经济、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领域各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