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随想

刊发时间:2018-09-16 A3版  作者:罗映清

  蓝天推着蓝天,翠绿堆着翠绿,在彩云之南,九月的空气清新迷人,九月的阳光是如此灿烂。
  站在山区的校园里,望着苍茫的群山,我的思绪如山泉激荡。二十八年的教师生涯,七个学校的熟悉与陌生,永远不变的,就是我那颗一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初心。用星星擦亮眼睛,用月亮点燃路灯,两脚风尘,阔步育人征程。
  1990年,当师范毕业的我和同学一起离开母校临沧师范,我们就像星星一样撒落在群山中。二十八年过去了,好多同学有了更好的归宿,教师,只是他们不可磨灭的一个记忆点,而对于我和一些人来说,一时的老师,一辈子的老师,永远的老师,直到记忆死亡。有人的地方就有老师,有老师的地方一定会有未来。
  如果有人问我,你的信仰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做一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二十八年来,我始终注重自己的形象,牢记自己的责任。每天都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不做任何有损于教师形象的事,不说任何有损于教育形象的话,把教育作为一项个人的事业来经营,投入自己全部的责任心和爱心,始终如一地对待学生,始终用无悔的爱温暖学生,始终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虽说我是平常人、普通人,但我必须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高素质的人,一个有高雅品味的人。我始终用心面对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当学生犯错的时候,关切的问他们原因;当学生失落时,温和地鼓励他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热情的帮助他们。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辅导和帮助他们成才,希望他们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成功……用自己一颗高尚而永远充满热情心,让学生不健康的心灵变得活力健康,不自信的心灵始终充满自信。在课堂上,严格传授,严格学习,严格管理,把爱镶在举手投足间,嵌在一颦一笑中,始终给学生温暖的笑脸,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信任与鼓舞,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的进步。下课后,把自己变成一个幽默的“妈妈”,和学生多谈心,多交流,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始终客观对待,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总结不足,并不是一味责备,而是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下次的成功。有心的地方,就始终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始终有爱。有爱的地方,就始终有美。有美的地方,就始终有快乐。二十八年,我就做一个辛勤的园丁,用汗水浇灌智慧的花,像陶行知大师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兴,百业兴,天下兴。作为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始终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从内忧外患中走向强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一穷二百中走向富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始终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于是,才有东方巨龙傲啸世界。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是幸福的。幸福来自党和国家的重视,来自全社会的尊重。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从古到今都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从此以后,九州大地的教师们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丹桂飘香,淡看世间浮华,甘做清澈流泉,滋润苍茫大地绿意葱茏;硕果累枝,杂陈大度宽广,澄清天地明净,铸就巍巍中华人才盛世。我愿以一种最佳的方式将一个破茧成蝶的故事移植到一方心灵的净土上,再期待着他成为一个比故事更神奇的奇迹;以一种甜蜜的痛苦轻轻折磨自己,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怀着绿叶般的情怀,默默去成就果实的辉煌。用平凡的一步、平凡的一辈子,一代一代传承为人师的精髓,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返回
2025年07月20日  第805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从教随想

刊发时间:2018-09-16 A3版  作者:罗映清 【字体:大 中 小】

  蓝天推着蓝天,翠绿堆着翠绿,在彩云之南,九月的空气清新迷人,九月的阳光是如此灿烂。
  站在山区的校园里,望着苍茫的群山,我的思绪如山泉激荡。二十八年的教师生涯,七个学校的熟悉与陌生,永远不变的,就是我那颗一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初心。用星星擦亮眼睛,用月亮点燃路灯,两脚风尘,阔步育人征程。
  1990年,当师范毕业的我和同学一起离开母校临沧师范,我们就像星星一样撒落在群山中。二十八年过去了,好多同学有了更好的归宿,教师,只是他们不可磨灭的一个记忆点,而对于我和一些人来说,一时的老师,一辈子的老师,永远的老师,直到记忆死亡。有人的地方就有老师,有老师的地方一定会有未来。
  如果有人问我,你的信仰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做一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二十八年来,我始终注重自己的形象,牢记自己的责任。每天都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不做任何有损于教师形象的事,不说任何有损于教育形象的话,把教育作为一项个人的事业来经营,投入自己全部的责任心和爱心,始终如一地对待学生,始终用无悔的爱温暖学生,始终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虽说我是平常人、普通人,但我必须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高素质的人,一个有高雅品味的人。我始终用心面对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当学生犯错的时候,关切的问他们原因;当学生失落时,温和地鼓励他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热情的帮助他们。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辅导和帮助他们成才,希望他们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成功……用自己一颗高尚而永远充满热情心,让学生不健康的心灵变得活力健康,不自信的心灵始终充满自信。在课堂上,严格传授,严格学习,严格管理,把爱镶在举手投足间,嵌在一颦一笑中,始终给学生温暖的笑脸,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信任与鼓舞,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的进步。下课后,把自己变成一个幽默的“妈妈”,和学生多谈心,多交流,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始终客观对待,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总结不足,并不是一味责备,而是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下次的成功。有心的地方,就始终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始终有爱。有爱的地方,就始终有美。有美的地方,就始终有快乐。二十八年,我就做一个辛勤的园丁,用汗水浇灌智慧的花,像陶行知大师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兴,百业兴,天下兴。作为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始终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从内忧外患中走向强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一穷二百中走向富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始终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于是,才有东方巨龙傲啸世界。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是幸福的。幸福来自党和国家的重视,来自全社会的尊重。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从古到今都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从此以后,九州大地的教师们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丹桂飘香,淡看世间浮华,甘做清澈流泉,滋润苍茫大地绿意葱茏;硕果累枝,杂陈大度宽广,澄清天地明净,铸就巍巍中华人才盛世。我愿以一种最佳的方式将一个破茧成蝶的故事移植到一方心灵的净土上,再期待着他成为一个比故事更神奇的奇迹;以一种甜蜜的痛苦轻轻折磨自己,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怀着绿叶般的情怀,默默去成就果实的辉煌。用平凡的一步、平凡的一辈子,一代一代传承为人师的精髓,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