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镇康建设成为美丽边城
“把临沧建成最美丽的地方”这是我市贯彻省委、省政府“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这一重大部署的目标取向和发展定位。按照生态美、发展美、风气美“三美”谋篇布局,把临沧建设成为最美丽的地方是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
临沧美,边疆必须美。镇康地处边陲一线,国境乡长达100公里,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通往缅甸的主要通道,也是临沧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前冲”。把镇康建设成为美丽边城与“把临沧建成最美丽的地方”一脉相承、高度契合。
把镇康建设成为美丽边城,要紧紧围绕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六美”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精准施策,整体推进。
对镇康而言,最大优势在生态环境,最大的责任在生态环境,最大潜力也在生态环境。要切实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深刻认识把临沧建设成为最美丽的地方的目标取向和重要意义,进一步厘清思路、出实招、抓推进、强落实,加大工作力度,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部署重要任务落到实处。
要以制定可行管用、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为突破点,把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特别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千名干部入万户遍访”活动,加快项目库建设,通过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困、聚民意,克服“等、靠、要”思想,彻底扭转部分贫困群众“靠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困局,切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要我富”为“我要富”,从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通过干群合力攻坚,切实把乡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要以实施河长制和新一轮退耕还林为重点,使边城镇康山更绿、河更清。要重点对42条大小河流、14座水库进行综合治理,实施退耕还林5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4.615万亩,天然林停伐保护134.31万亩。要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在巩固提升现有茶叶、坚果、核桃、橡胶、咖啡六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冬桃、树头菜、火镰菜等“短平快”特色产业,实现生态林果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打牢稳定增收根基,更好地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要以建设“阿数瑟的故乡”为核心,充分借助村组文化活动室建设契机,大力发展民间民俗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要加快村史室、乡史馆的建设,通过老物件、新旧图片对比等方式,让人民群众“记得住乡愁”的同时,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从内心深处感恩党、跟党走,使“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在边城大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