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四个先行”助推海外统战工作

刊发时间:2018-09-20 A3版  作者:

交流合作话发展  互通互联谋共赢

沧源“四个先行”助推海外统战工作

  本报讯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委统战部团结带领全县统一战线成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依托沧源沿边区位优势,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先行”为抓手,持续推动对缅特别是与沧源山水相连的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开放,双边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初显成效。
  “企业先行”,助推双边贸易畅通。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强与周边地区地方政府、农业机构、企业、社团的交流、联谊,推动经贸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市政府与缅甸掸邦政府签署的《缅北农业开发合作区建设规划》为指导,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到周边地区合作开发特色产业基地,截至目前,该县共有3户企业与周边地区合作开发橡胶、茶叶、咖啡等替代农业种植基地共13.15万亩。优化投资创业环境,着力做好吸引海外资金参与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穿针引线工作,共有11家侨资缅资企业相继落户沧源,投资者主要来自沧源相邻的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共在沧源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成为全市侨资缅资企业入驻最多、投入最大的县之一。抓实商会建设,2017年底指导成立县边境贸易商会,商会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为沧源与周边地区地方政府、企业、社团的交流与合作起到桥梁纽带和穿针引线作用。加快推进跨境金融支付服务,设立11个境外支付便民服务点,开设境外个体银行结算账户227个。积极开展中缅边境走私治理,坚持国内外联动,整合力量,开展专项治理,从源头上坚决打击走私行为,维护正常的进出口贸易秩序。
  “民心先行”,助推双边民心相通。建立中缅双方交流互访机制,引导和推动民族民间文化往来,搭建民心相通的纽带和桥梁,县委、县政府把对缅走访联谊纳入重要活动统筹安排,周边地区涉侨重点人士回乡或者有关人士入境期间主动联系,每年春节和中秋等传统节庆期间,涉边部门组团到周边地区对地方政府官员及华人华侨进行走访联谊,依托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中国佤族新米节、沧源国际佤族音乐节等平台,开展中缅“胞波情”民族民间文艺交流,以文化交流促进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积极给予周边地区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帮扶和援助,积极改善境内医疗卫生环境,为边民提供就医方便,切实解决沿边地区就医困难问题,开展边境地区重点传染疫病联防联控和禁毒、防艾及农技知识等交流培训,做好边境维稳工作,协助妥善安置好突发事件避难边民,加强双边宗教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及管理工作,确保边境地区宗教关系和睦,把工作做到边民的心坎上,打牢守望相助的民心基础,通过双边民间交往交流及援助互助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双边人民的友好胞波情谊。
  “文化先行”,助推双边人文融通。深化教育文化交流,资助华文教育,近5年来,为周边地区华文学校配送国侨办编印的汉语教材40万册,举办华文教师培训8期461人次,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8期400人次。积极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针对边民子女求学难的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提供就学方便,目前沧源境内各中小学共有1299名缅籍学生就读并与国内学生同等享受免杂费、书费和营养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先后有60多名华人华侨子女在沧源民族中学华文教育高中学历选修点顺利毕业,有40名困难侨生得到资助共12万元,由临沧市全免费培养的来自沧源周边地区的100名缅籍三年制教育类大专生现正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就读。深化与周边地区在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电视、广播和手机信号覆盖与沧源相连的所有地区,沿边地区的群众都可以收听收看中国广播和电视节目、使用中国移动、联通或电信信号,感受不同的文化风采。
  “地方先行”,助推双边设施联通。积极发挥当地优势,在国家对外开发开放中先行先试,为推进双方的合作共赢创造有利条件。优先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逐步打通出入通道,随着沧源佤山机场通航,沿边公路建设有序推进,立孟二级公路抓紧建设中,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耿马(勐撒)至沧源(糯良)段、沧源(糯良)至岗莫标山段两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推动跨境旅游发展,2014年,沧源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和勐冒县分别签订《跨境旅游合作协议》和《中缅边境旅游合作协议》,就旅游联系互访、旅游线路开发和旅游产品建设等方面达成协议。完成县城和永和口岸一体化规划,欣和保税仓库外贸转口、缓税等服务功能有效发挥,开创进口缅甸锡矿、锡锭先河。积极申报将中国永和口岸与缅甸班歪口岸列入《中缅边境管理协定》的对开口岸,申报永和口岸边民互市街、口岸免税商店等项目,全面提升人通、物通等便利化水平,争取放宽境外边民入境投资、务工、旅游等临时居住停留时限和范围。推进通缅能源设施建设,利用临沧电力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缅北跨境供电项目沧源芒卡至缅甸南邓110千伏输电工程前期工作,增强电网运行输送能力。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巩固提升沧源与周边地区世代友好“胞波”友谊的同时,也为双边合作共赢营造良好的环境。
  沧源县委统战部供稿

返回
2025年07月01日  第806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沧源“四个先行”助推海外统战工作

刊发时间:2018-09-20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交流合作话发展  互通互联谋共赢

沧源“四个先行”助推海外统战工作

  本报讯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委统战部团结带领全县统一战线成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依托沧源沿边区位优势,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先行”为抓手,持续推动对缅特别是与沧源山水相连的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开放,双边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初显成效。
  “企业先行”,助推双边贸易畅通。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强与周边地区地方政府、农业机构、企业、社团的交流、联谊,推动经贸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市政府与缅甸掸邦政府签署的《缅北农业开发合作区建设规划》为指导,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到周边地区合作开发特色产业基地,截至目前,该县共有3户企业与周边地区合作开发橡胶、茶叶、咖啡等替代农业种植基地共13.15万亩。优化投资创业环境,着力做好吸引海外资金参与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穿针引线工作,共有11家侨资缅资企业相继落户沧源,投资者主要来自沧源相邻的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共在沧源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成为全市侨资缅资企业入驻最多、投入最大的县之一。抓实商会建设,2017年底指导成立县边境贸易商会,商会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为沧源与周边地区地方政府、企业、社团的交流与合作起到桥梁纽带和穿针引线作用。加快推进跨境金融支付服务,设立11个境外支付便民服务点,开设境外个体银行结算账户227个。积极开展中缅边境走私治理,坚持国内外联动,整合力量,开展专项治理,从源头上坚决打击走私行为,维护正常的进出口贸易秩序。
  “民心先行”,助推双边民心相通。建立中缅双方交流互访机制,引导和推动民族民间文化往来,搭建民心相通的纽带和桥梁,县委、县政府把对缅走访联谊纳入重要活动统筹安排,周边地区涉侨重点人士回乡或者有关人士入境期间主动联系,每年春节和中秋等传统节庆期间,涉边部门组团到周边地区对地方政府官员及华人华侨进行走访联谊,依托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中国佤族新米节、沧源国际佤族音乐节等平台,开展中缅“胞波情”民族民间文艺交流,以文化交流促进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积极给予周边地区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帮扶和援助,积极改善境内医疗卫生环境,为边民提供就医方便,切实解决沿边地区就医困难问题,开展边境地区重点传染疫病联防联控和禁毒、防艾及农技知识等交流培训,做好边境维稳工作,协助妥善安置好突发事件避难边民,加强双边宗教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及管理工作,确保边境地区宗教关系和睦,把工作做到边民的心坎上,打牢守望相助的民心基础,通过双边民间交往交流及援助互助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双边人民的友好胞波情谊。
  “文化先行”,助推双边人文融通。深化教育文化交流,资助华文教育,近5年来,为周边地区华文学校配送国侨办编印的汉语教材40万册,举办华文教师培训8期461人次,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8期400人次。积极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针对边民子女求学难的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提供就学方便,目前沧源境内各中小学共有1299名缅籍学生就读并与国内学生同等享受免杂费、书费和营养改善计划等惠民政策,先后有60多名华人华侨子女在沧源民族中学华文教育高中学历选修点顺利毕业,有40名困难侨生得到资助共12万元,由临沧市全免费培养的来自沧源周边地区的100名缅籍三年制教育类大专生现正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就读。深化与周边地区在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电视、广播和手机信号覆盖与沧源相连的所有地区,沿边地区的群众都可以收听收看中国广播和电视节目、使用中国移动、联通或电信信号,感受不同的文化风采。
  “地方先行”,助推双边设施联通。积极发挥当地优势,在国家对外开发开放中先行先试,为推进双方的合作共赢创造有利条件。优先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逐步打通出入通道,随着沧源佤山机场通航,沿边公路建设有序推进,立孟二级公路抓紧建设中,瑞丽至孟连高速公路耿马(勐撒)至沧源(糯良)段、沧源(糯良)至岗莫标山段两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推动跨境旅游发展,2014年,沧源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和勐冒县分别签订《跨境旅游合作协议》和《中缅边境旅游合作协议》,就旅游联系互访、旅游线路开发和旅游产品建设等方面达成协议。完成县城和永和口岸一体化规划,欣和保税仓库外贸转口、缓税等服务功能有效发挥,开创进口缅甸锡矿、锡锭先河。积极申报将中国永和口岸与缅甸班歪口岸列入《中缅边境管理协定》的对开口岸,申报永和口岸边民互市街、口岸免税商店等项目,全面提升人通、物通等便利化水平,争取放宽境外边民入境投资、务工、旅游等临时居住停留时限和范围。推进通缅能源设施建设,利用临沧电力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缅北跨境供电项目沧源芒卡至缅甸南邓110千伏输电工程前期工作,增强电网运行输送能力。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巩固提升沧源与周边地区世代友好“胞波”友谊的同时,也为双边合作共赢营造良好的环境。
  沧源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