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会如何服务打造好“三张牌”

刊发时间:2018-09-23 A3版  作者:杜伟军

  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云南要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具体举措,是我市各族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头等大事。
  一、打造“三张牌”意义重大
  (一)打造“三张牌”,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二)打造“三张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三个定位”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三个定位”是: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为生态大省,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嘱托与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二、打造“三张牌”临沧底气足
  绿色能源方面:临沧森林覆盖率目前达64.69%,森林蓄积量达1.07亿立方米。境内拥有小湾、漫湾、大朝山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是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是我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
  绿色食品方面:临沧已建成林业产业基地1894.18万亩,其中核桃800.39万亩、澳洲坚果227.89万亩。以“中国核桃之乡”凤庆县、“中国澳洲坚果之乡”和“中国诃子之乡”永德县、“中国特色竹乡”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代表,核桃、澳洲坚果等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区域特色基本形成,并成功争取到2018年第八届国际澳洲坚果大会在临沧举办。
  健康生活目的地方面:临沧生态宜居,被命名为“中国恒春之都”,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云南最佳生态州市”“云南省园林城市”,是中国少有的避暑避寒、宜居宜游城市。临沧主城区负氧离子浓度超过2000个/立方厘米,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大氧吧”。
  凤庆县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验收的“森林县城”。生态文化不断繁荣,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临沧市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园、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7个单位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双江古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经省政府批准建立南滚河国家公园。建设城市森林公园13个,建成森林村庄379个。通过深入开展城乡植树造林“十百千万”等工程,累计完成城乡植树造林1738万株,建成一批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城市森林公园和特色街道。
  临沧旅游资源有待开发,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境内留有大量的滇缅铁路遗址。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个、二类开放口岸2个,是云南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通往南亚东南亚、通向印度洋的黄金口岸。以佤文化为代表的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中国佤文化荟萃之地,是著名的世界佤乡。临沧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和“金海棠”奖颁奖活动的永久举办地,被誉为“亚洲微电影城”。临沧还是云南“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水电富矿”“药物宝库”“天然花园”的缩影。
  三、打造“三张牌”工会尽所能
  (一)服务打造“绿色能源”。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委、市政府对打造“绿色能源”提出八项措施:发展中小水电;发展光伏发电;加强电网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水电硅材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电力消费市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升水资源管理利用交通。围绕以上八项措施,全市各级工会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秉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工会工作理念,服务好企业、服务好企业职工。特别是在电力体制改革等工作中,注重处理好企业、职工的利益问题,维护职工队伍、企业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在全市广大职工中倡导绿色能源新理念。以“工人先锋号”“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创建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洁净生产、“我为环保献一策”等活动,推进打造“绿色能源”。
  (二)服务打造“绿色食品”。按照省政府关于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方向,把高起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用工业化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中提质的基础上,力争到2020年形成若干个过千亿元的产业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对打造“绿色食品”提出七项措施:做优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拓展完善绿色食品营销体系;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品牌。针对以上七项措施,全市各级工会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探索社区、村委会建立工会组织的途径,将工会组织覆盖到社区、村一级。通过社区、村级工会,依托合作社、协会等机构,服务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园区、营销体系等建设。二是结合脱贫攻坚,全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围绕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之路,因地制宜地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助推脱贫攻坚与打造“绿色食品”双推进。
  (三)服务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按照省政府关于围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目标,以“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理念打造“全域旅游”,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平台打造“智慧旅游”,以“游客旅游自由自在”“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为目标建设“一流旅游”,开发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加快汽车营地、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业态,制定实施新标准,推动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十项具体措施: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建设健康生活旅游产业;提升完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发展中医特色健康服务;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发展中药材基地;发展健康旅游业。工会能做的主要有,一是主动融入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构建南汀河佤文化边光风情健康产业经济带、中缅边境旅游试验区的“一城、两带、三区”空间布局,主动融入发展战略,以职工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大对边境县、乡(镇)工会的建设,拓展完善工会组织服务职能,进一步服务沿边开放、边境旅游。二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能作用,在旅游服务、医疗服务、中医特色健康服务等方面,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取证培训、职业介绍等工作,努力提升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
  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就是要充分发挥临沧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优势,致力于打造世人健康生活的向往之地。今天的临沧,拥有一流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处处好山、好水、好空气,更有“世界佤乡好地方,避寒避暑到临沧”的美称,生态环境优越,让人们流连忘返,是休闲的胜地、养生的天堂、心灵的驿站。“让临沧人健康起来、让想健康的人到临沧来”。

返回
2025年07月21日  第806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浅谈工会如何服务打造好“三张牌”

刊发时间:2018-09-23 A3版  作者:杜伟军 【字体:大 中 小】

  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云南要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具体举措,是我市各族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头等大事。
  一、打造“三张牌”意义重大
  (一)打造“三张牌”,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二)打造“三张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三个定位”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三个定位”是: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为生态大省,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嘱托与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二、打造“三张牌”临沧底气足
  绿色能源方面:临沧森林覆盖率目前达64.69%,森林蓄积量达1.07亿立方米。境内拥有小湾、漫湾、大朝山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是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是我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
  绿色食品方面:临沧已建成林业产业基地1894.18万亩,其中核桃800.39万亩、澳洲坚果227.89万亩。以“中国核桃之乡”凤庆县、“中国澳洲坚果之乡”和“中国诃子之乡”永德县、“中国特色竹乡”沧源佤族自治县为代表,核桃、澳洲坚果等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区域特色基本形成,并成功争取到2018年第八届国际澳洲坚果大会在临沧举办。
  健康生活目的地方面:临沧生态宜居,被命名为“中国恒春之都”,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云南最佳生态州市”“云南省园林城市”,是中国少有的避暑避寒、宜居宜游城市。临沧主城区负氧离子浓度超过2000个/立方厘米,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大氧吧”。
  凤庆县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验收的“森林县城”。生态文化不断繁荣,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临沧市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园、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7个单位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双江古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经省政府批准建立南滚河国家公园。建设城市森林公园13个,建成森林村庄379个。通过深入开展城乡植树造林“十百千万”等工程,累计完成城乡植树造林1738万株,建成一批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城市森林公园和特色街道。
  临沧旅游资源有待开发,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境内留有大量的滇缅铁路遗址。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个、二类开放口岸2个,是云南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通往南亚东南亚、通向印度洋的黄金口岸。以佤文化为代表的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中国佤文化荟萃之地,是著名的世界佤乡。临沧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和“金海棠”奖颁奖活动的永久举办地,被誉为“亚洲微电影城”。临沧还是云南“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水电富矿”“药物宝库”“天然花园”的缩影。
  三、打造“三张牌”工会尽所能
  (一)服务打造“绿色能源”。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委、市政府对打造“绿色能源”提出八项措施:发展中小水电;发展光伏发电;加强电网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水电硅材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电力消费市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升水资源管理利用交通。围绕以上八项措施,全市各级工会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秉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工会工作理念,服务好企业、服务好企业职工。特别是在电力体制改革等工作中,注重处理好企业、职工的利益问题,维护职工队伍、企业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在全市广大职工中倡导绿色能源新理念。以“工人先锋号”“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创建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洁净生产、“我为环保献一策”等活动,推进打造“绿色能源”。
  (二)服务打造“绿色食品”。按照省政府关于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方向,把高起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用工业化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中提质的基础上,力争到2020年形成若干个过千亿元的产业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对打造“绿色食品”提出七项措施:做优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拓展完善绿色食品营销体系;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品牌。针对以上七项措施,全市各级工会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探索社区、村委会建立工会组织的途径,将工会组织覆盖到社区、村一级。通过社区、村级工会,依托合作社、协会等机构,服务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园区、营销体系等建设。二是结合脱贫攻坚,全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围绕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之路,因地制宜地开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助推脱贫攻坚与打造“绿色食品”双推进。
  (三)服务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按照省政府关于围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目标,以“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理念打造“全域旅游”,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平台打造“智慧旅游”,以“游客旅游自由自在”“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为目标建设“一流旅游”,开发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加快汽车营地、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业态,制定实施新标准,推动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十项具体措施: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建设健康生活旅游产业;提升完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发展中医特色健康服务;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发展中药材基地;发展健康旅游业。工会能做的主要有,一是主动融入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构建南汀河佤文化边光风情健康产业经济带、中缅边境旅游试验区的“一城、两带、三区”空间布局,主动融入发展战略,以职工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大对边境县、乡(镇)工会的建设,拓展完善工会组织服务职能,进一步服务沿边开放、边境旅游。二是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能作用,在旅游服务、医疗服务、中医特色健康服务等方面,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取证培训、职业介绍等工作,努力提升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
  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就是要充分发挥临沧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优势,致力于打造世人健康生活的向往之地。今天的临沧,拥有一流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处处好山、好水、好空气,更有“世界佤乡好地方,避寒避暑到临沧”的美称,生态环境优越,让人们流连忘返,是休闲的胜地、养生的天堂、心灵的驿站。“让临沧人健康起来、让想健康的人到临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