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以脱贫“主战场”构建干部培养选拔链
本报讯 (通讯员 曹军华)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积极拓宽干部培养选拔渠道,有计划地将干部“派下去”脱贫攻坚第一线锻炼、增长才干,同时加大从脱贫攻坚第一线将干部“选上来”的力度,确保干部培养选拔渠道双向畅通。
好干部到脱贫一线去。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在脱贫攻坚、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一线培养锻炼、考察识别和选拔任用干部的意见》《耿马自治县关于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社区)任党总支书记暂行办法》等文件,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进行锻炼,把一线作为干部增长见识、磨砺才干的“大熔炉”,作为了解、识别、检验干部工作作风、素质能力的“试金石”。目前,通过组织选派、单位推荐的方式,全县共选派机关优秀干部450余人次到脱贫攻坚一线担任帮扶工作队员或第一书记;组织选派10名机关优秀干部到建制村担任指导村党总支书记、选派9名机关优秀干部担任部分贫困乡(镇)工作队长,选聘36名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到村任职,集中组织2100名干部职工开展“下沉一线冲刺迎检大决战”行动。
好干部在脱贫一线识。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采取谈心谈话、专项工作考察、定期分析等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对一线干部进行深入了解、立体考察。依托7个县委督查组,建立与纪检、信访、审计及公检法等部门日常协调联动机制,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聚焦精准脱贫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督查、问责,使严的要求、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搭建品行透视、动态监测平台。同时,组织部门主动掀开“盖头”,坚持把眼光放在细节,一竿子插到底,部领导实行分片指导联系乡(镇),经常性开展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专项调研工作,合理运用组织部门大调研成果,加强对班子和干部的分析研判,准确把握考察识别结果,科学使用干部考核这个“指挥棒”,2016年来有65名驻村工作队员在考核中被表彰为优秀工作队员。
好干部从脱贫一线来。制定《耿马自治县党组织和个人推荐县管干部办法》,赋予派驻单位党组织和派出单位党组织同样的干部推荐权,鼓励各乡(镇)、各单位、县联席办和县考评办及时将脱贫攻坚综合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推荐出来,综合各方面干部推荐意见和平时掌握了解的情况,对干部进行分析识别使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具有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经验的干部。共有90余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优秀、成效明显的干部得到提拔任用和转任重要岗位。同时,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通过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工作环节,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5名、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中选拔2名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中,面向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公务员、事业干部22名,树立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聚焦脱贫攻坚一线、强化责任担当的选人用人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