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成功研发新型量子点显示材料与器件

刊发时间:2018-09-29 A1版  作者:

  新华社合肥9月28日电 (记者   徐海涛) 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近期该校科研人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合作,首次成功将石墨相氮化碳应用于下一代量子点显示技术,并成功制备了新型量子点显示器件。日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今日材料》发表了该成果。
  量子点显示(QLED)被认为是继有机发光显示(OLED)之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色纯度高、色域宽、易实现大屏幕柔性显示、器件成本低等优点,但实现该技术亟须开发出新材料与新器件。
  近期,我国科研人员采用热聚法合成了具有类石墨烯二维片层结构的氮化碳粉末,然后通过超声剥离技术制备出量子点,并以该量子点作为发光层,采用溶液旋涂法制作了蓝色发光的量子点显示原型器件。实验显示,这种量子点材料的发光效率最高可达49.8%。
  据介绍,该成果为下一代量子点显示技术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目前科研人员正在进一步努力,优化提升这种新材料的发光亮度、发光效率、色纯度、色彩饱和度等指标,以满足新型显示产业的应用需求。

返回
2025年07月21日  第807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我国学者成功研发新型量子点显示材料与器件

刊发时间:2018-09-29 A1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新华社合肥9月28日电 (记者   徐海涛) 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近期该校科研人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合作,首次成功将石墨相氮化碳应用于下一代量子点显示技术,并成功制备了新型量子点显示器件。日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今日材料》发表了该成果。
  量子点显示(QLED)被认为是继有机发光显示(OLED)之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色纯度高、色域宽、易实现大屏幕柔性显示、器件成本低等优点,但实现该技术亟须开发出新材料与新器件。
  近期,我国科研人员采用热聚法合成了具有类石墨烯二维片层结构的氮化碳粉末,然后通过超声剥离技术制备出量子点,并以该量子点作为发光层,采用溶液旋涂法制作了蓝色发光的量子点显示原型器件。实验显示,这种量子点材料的发光效率最高可达49.8%。
  据介绍,该成果为下一代量子点显示技术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目前科研人员正在进一步努力,优化提升这种新材料的发光亮度、发光效率、色纯度、色彩饱和度等指标,以满足新型显示产业的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