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预期,让减税降费给个人、企业带来更多获得感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新华社记者 郁琼源 胡 璐) 10月1日起,纳税人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通常所说的“起征点”)统一提高至5000元/月执行,并执行新的税率表。这为每一个纳税人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
“提高起征点,工薪阶层将会是最大受益者,其可支配收入增加,有利于企业减小人工成本压力,也有利于企业人员的稳定。”山东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高伟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专家分析认为,落实减税降费措施,是稳定实体经济发展预期的重要举措,将为广大人民群众、企业带来更多获得感。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实施营改增改革已累计减税2。1万亿元,加上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
今年全国两会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目前年初确定的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已基本出台:
——深化增值税改革。包括降低增值税税率,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进一步降低收费。包括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等政府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
——支持小微企业、鼓励创业创新等其他减税措施。包括提高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将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税收优惠政策推广到全国,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等。
为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应对好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财政部及有关部门在确保全年减轻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又出台新的一系列减税措施。
随着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的不断出台,减负效应逐步释放。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868亿元,同比增长9。4%,这是年内累计财政收入增速首次回落至个位数。其中,税收收入增速总体也呈现“前高后低”态势,8月单月收入9508亿元,同比增长6。7%,较7月份11。4%、6月份8%、5月份12。8%的增速明显回落。受营改增等因素影响,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增速也持续下降。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减税政策效应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财政部正在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随着相关政策落地实施,后几个月财政收入增速将在低位徘徊,但预计全年收入能够完成年度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