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开展多样化脱贫攻坚学习培训
创新方式 丰富形式
临翔区开展多样化脱贫攻坚学习培训
本报讯 (通讯员 陈红仙) 今年以来,临翔区创新方式,丰富形式,力求脱贫攻坚学习培训多样化。
把学习理论同研究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使科学理论成为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和决策的思想武器。把脱贫攻坚政策理论和基础知识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坚持分级分类培训。深入开展“百名讲师上讲台”“万名党员进党校”和“农村党员冬春训”等活动,对乡(镇)干部、村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进行全覆盖培训。
大力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有计划地邀请省级和市级挂职领导、上级扶贫部门领导、国内专家教授、已脱贫地区专业人士等专家学者到临翔区授课;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题讲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教学资源、特长优势,适时开办华中科技大学院士专家“临翔大讲坛”。
拓宽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渠道,注重利用区内外培训资源开展培训;依托挂职干部,强化脱贫攻坚学习培训合作,开展“走出去”培训;围绕行业扶贫精心设计专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分阶段地开展外出观摩学习培训。依托“农村大讲堂”,以区委党校教师和乡土人才为宣讲主体,积极开展宣讲。深化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开展讲政策、访民情、办实事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
采取理论学习、案例教学、现场观摩、组织外出调研学习等方式,召开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现场观摩会,提高研究攻坚问题、解决攻坚难题的专业化能力。利用现场教学培训资源,以建档立卡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为重点,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到现场开展观摩培训。注重把培训课堂安排在田间地头、产业地块、建设现场,使干部群众易学习、易领会、易操作。用好、用活村史室、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以及党员群众教育培训讲习所,教育引导农村贫困群众树牢自主发展意识和脱贫攻坚主体意识。
依托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云岭先锋、临翔先锋等新媒体,党员干部 QQ 群、微信群、手机 APP 等现代化学习平台,打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新载体。有效整合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综合服务平台、临翔区农业信息网等网络培训资源,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网络技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