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良村“六个率先”加速乡村振兴

刊发时间:2018-10-10 A3版  作者:王邦玲 罗芳薇

  本报讯   (通讯员   王邦玲  罗芳薇)   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帕良村通过“六个率先”着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率先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突破15万元。通过多年努力,村党组织强化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群众教育培训等引领经济发展,村上有符合本村村情的好规划、有能实现自治的好章程,已建设1个能推销农产品的电商平台,有较为相对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群众自我发展意识、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强。目前,已经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5.15万元。
  率先实施旅游扶贫成效明显。帕良村有较为丰富的佤族文化和传统服饰,全村共有织锦房200平方米,有风情园220平方米,建有民族特色较为突出的民居房49户。当前,帕良村正在着力打造帕良佤族风情园、农家观光休闲果园,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特色展示、旅游观光、休闲体验、文化传承”为一体,高度体现“有生态保障、有经营主体、有产业基地、有加工体系、有特色展示、有文化内涵、有商业服务、有农户参与、有高度文明”的民族文化体验园,全村呈现出一片“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景象。今年以来,帕良村共接待游客1200余人,旅游业收入达8万余元。乡村旅游已开始让群众尝到了甜头,旅游收入已逐步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
  率先全面实现农户产业全覆盖。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了产业发展和旅游工作规划,成立了1个专业合作社和2个产业协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群众增收致富产业。今年以来,完成沃柑种植200亩。成立蔬菜种植协会,全村共有46户178名群众加入,共种植蔬菜120余亩,亩产值达3000元左右,可实现年收入36万元以上。成立养殖协会,生猪存栏937头,黄牛22头,目前,养殖协会正在帕良三、四组改造建设养殖小区,该项目建设完工后,每年计划销售优质商品猪2000头以上,预计年收入达300万元,可实现户均增收1.47万元。
  率先全面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项目统筹和群众自筹自建的方式,不断完善帕良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帕良村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道路硬化率、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电网供电率、电视网络覆盖率、4G网络覆盖率均达100%;已建村级文化活动室5栋55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所5块3000平方米;已安装太阳能路灯95盏。村内有标准化卫生室1幢,共配备2名乡村医生,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共投入资金200万元,加快推进2000米排污沟、50余盏太阳能路灯、卫生公厕等建设项目,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建制村17条标准,帕良村基础设施已全部达标。
  率先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帕良村始终坚持脱贫必先安居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内生动力,通过互帮互助,投工投劳等举措,充分利用地处县城周边、交通便利,且村内有石场和砂厂等优势,积极与建材供应商对接协调,使群众在建房中用到质优价廉的建房材料,于2012年全部完成22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是全镇唯一彻底消除危旧房圆安居梦的行政村。
  率先全面打造成人居环境示范村。帕良村认真对照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的总要求,以抓铁有痕的韧劲狠抓人居环境提升工作,4个自然村率先全面打造成为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以制度明责任。明确每家每户的责任,分小组进行环境卫生打扫,每个星期日组织打扫村寨卫生、公厕,平时的卫生整洁工作由各村民小组设立10名专门清洁员,负责轮流打扫环境卫生,垃圾每3天清运到垃圾中转站处理。以规范美家园。按照规范要求,加大违章建筑整治力度,严禁村民私搭乱建,严禁房前屋后乱堆杂物,室内保持干净,每家每户房前屋后种植蔬菜、果树。以评比激奋进。由自然村振兴理事会成员组成督查小组,每个星期对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清扫不彻底、不干净的情况,要求重新清扫。每年进行一次卫生清洁评选活动,评选洁净家庭25户、不洁净家庭25户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先进、激励奋进,促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卫生管理再上新台阶。

返回
2025年07月21日  第807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帕良村“六个率先”加速乡村振兴

刊发时间:2018-10-10 A3版  作者:王邦玲 罗芳薇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王邦玲  罗芳薇)   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帕良村通过“六个率先”着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率先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突破15万元。通过多年努力,村党组织强化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群众教育培训等引领经济发展,村上有符合本村村情的好规划、有能实现自治的好章程,已建设1个能推销农产品的电商平台,有较为相对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群众自我发展意识、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强。目前,已经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5.15万元。
  率先实施旅游扶贫成效明显。帕良村有较为丰富的佤族文化和传统服饰,全村共有织锦房200平方米,有风情园220平方米,建有民族特色较为突出的民居房49户。当前,帕良村正在着力打造帕良佤族风情园、农家观光休闲果园,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特色展示、旅游观光、休闲体验、文化传承”为一体,高度体现“有生态保障、有经营主体、有产业基地、有加工体系、有特色展示、有文化内涵、有商业服务、有农户参与、有高度文明”的民族文化体验园,全村呈现出一片“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景象。今年以来,帕良村共接待游客1200余人,旅游业收入达8万余元。乡村旅游已开始让群众尝到了甜头,旅游收入已逐步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
  率先全面实现农户产业全覆盖。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了产业发展和旅游工作规划,成立了1个专业合作社和2个产业协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群众增收致富产业。今年以来,完成沃柑种植200亩。成立蔬菜种植协会,全村共有46户178名群众加入,共种植蔬菜120余亩,亩产值达3000元左右,可实现年收入36万元以上。成立养殖协会,生猪存栏937头,黄牛22头,目前,养殖协会正在帕良三、四组改造建设养殖小区,该项目建设完工后,每年计划销售优质商品猪2000头以上,预计年收入达300万元,可实现户均增收1.47万元。
  率先全面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项目统筹和群众自筹自建的方式,不断完善帕良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帕良村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道路硬化率、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电网供电率、电视网络覆盖率、4G网络覆盖率均达100%;已建村级文化活动室5栋55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所5块3000平方米;已安装太阳能路灯95盏。村内有标准化卫生室1幢,共配备2名乡村医生,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共投入资金200万元,加快推进2000米排污沟、50余盏太阳能路灯、卫生公厕等建设项目,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建制村17条标准,帕良村基础设施已全部达标。
  率先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帕良村始终坚持脱贫必先安居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内生动力,通过互帮互助,投工投劳等举措,充分利用地处县城周边、交通便利,且村内有石场和砂厂等优势,积极与建材供应商对接协调,使群众在建房中用到质优价廉的建房材料,于2012年全部完成22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是全镇唯一彻底消除危旧房圆安居梦的行政村。
  率先全面打造成人居环境示范村。帕良村认真对照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的总要求,以抓铁有痕的韧劲狠抓人居环境提升工作,4个自然村率先全面打造成为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以制度明责任。明确每家每户的责任,分小组进行环境卫生打扫,每个星期日组织打扫村寨卫生、公厕,平时的卫生整洁工作由各村民小组设立10名专门清洁员,负责轮流打扫环境卫生,垃圾每3天清运到垃圾中转站处理。以规范美家园。按照规范要求,加大违章建筑整治力度,严禁村民私搭乱建,严禁房前屋后乱堆杂物,室内保持干净,每家每户房前屋后种植蔬菜、果树。以评比激奋进。由自然村振兴理事会成员组成督查小组,每个星期对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清扫不彻底、不干净的情况,要求重新清扫。每年进行一次卫生清洁评选活动,评选洁净家庭25户、不洁净家庭25户和“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先进、激励奋进,促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卫生管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