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理事会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通讯员 罗开成)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结合实际,成立自然村振兴理事会113个,围绕“推动乡村振兴、协助村民自治、协调处置纠纷”的功能职责,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孟定镇色树坝东风自然村振兴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把“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反对不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民风。不搞封建迷信,不参加邪教组织,不要打架斗殴,不得酗酒闹事,不得聚众赌博,不得走私、贩毒。办红白喜不能铺张浪费,喜事简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请客不要超过20桌,送礼不要超过100块。”等内容编制成14条村规民约,编制移风易俗“七字歌”,把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绘制文化墙,提醒教育村民。同时,该理事会推进“七改三清”,提升人居环境。开展环境卫生“党员责任区”管理,按照门前“三包”,由党员对组内道路环境卫生进行包保管理,设立党员责任区,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环境卫生清理。对农户庭院、柴火、猪圈等进行改造,人畜分离,使环境更加整洁。对道路两旁进行绿化,种植各类花卉3500余株,铺设草坪480平方米,编制竹栅栏260余米,建立1个标准化卫生公厕。
勐撒镇箐门口村振兴理事会,发展集体经济,破解无钱办事难题。为百姓脱贫致富出谋划策,摸清本村发展优势,制定计划,发展产业,以自然村集体资产(大米)入股芒见优质米种植合作社,村集体每年固定分红8万元。
耿马镇团结村红土坡(帮掌山)自然村振兴理事会化解矛盾纠纷,增进邻里团结。坚持“理事会引领、理事会成员带头、群众参与”,充分发挥理事会引领带头作用,积极参与自然村矛盾纠纷和化解矛盾。目前,已化解矛盾纠纷5起。
目前,各自然村振兴理事会针对各村难点、焦点问题,群策群力,引领群众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