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夯实精准脱贫基石

刊发时间:2018-10-22 A1版  作者:赵淑芳 赵文明 郑泽莲

  本报讯 (特约记者 赵淑芳  通讯员  赵文明 郑泽莲) “脱贫攻坚知识读本,不仅让我们机关干部职工全面了解脱贫攻坚相关知识,更明确了驻村入户要做哪些工作、怎么做等。”说起脱贫攻坚知识读本带来的便利,沧源佤族自治县广大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纷纷称赞。
  沧源有5个贫困乡(镇),6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使年内贫困发生率降至1.36%,贫困村退出率达到95.52%,该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和“七个一批”路径,一方面抓物质脱贫,一方面抓精神脱贫,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着力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把人力物力精力下沉一线,组织机关干部全脱产,每月驻村入户不少于10天,遍访群众。据统计,今年4个省级单位、16个市级单位、95个县级单位下派292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全县4184名机关干部与农户实现挂钩联系全覆盖。
  制定《沧源佤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知识》,内容涉及脱贫攻坚冲刺要做好的重点工作,户、村、乡(镇)、县脱贫退出标准及程序,脱贫攻坚农户“二十个说得清”、产业扶贫政策等,并印发到各单位(部门)、乡(镇、场)、村(社区)的干部职工和驻村工作队员手中,让机关干部职工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有关知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发挥机关干部、驻村队员作用,进村入户宣传脱贫攻坚知识、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拓宽政策宣传覆盖面,增强群众的知晓率、参与度,为决战脱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奠定基础。
  10个乡(镇)成立扶贫开发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1.47亿元产业发展资金为撬动,以216个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消除,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县特色产业面积达74.96万亩,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4个,扶贫开发公司共实施项目187个,实现收入560多万元。

返回
2025年07月21日  第809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沧源夯实精准脱贫基石

刊发时间:2018-10-22 A1版  作者:赵淑芳 赵文明 郑泽莲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特约记者 赵淑芳  通讯员  赵文明 郑泽莲) “脱贫攻坚知识读本,不仅让我们机关干部职工全面了解脱贫攻坚相关知识,更明确了驻村入户要做哪些工作、怎么做等。”说起脱贫攻坚知识读本带来的便利,沧源佤族自治县广大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纷纷称赞。
  沧源有5个贫困乡(镇),6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为使年内贫困发生率降至1.36%,贫困村退出率达到95.52%,该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六个精准”要求和“七个一批”路径,一方面抓物质脱贫,一方面抓精神脱贫,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着力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把人力物力精力下沉一线,组织机关干部全脱产,每月驻村入户不少于10天,遍访群众。据统计,今年4个省级单位、16个市级单位、95个县级单位下派292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全县4184名机关干部与农户实现挂钩联系全覆盖。
  制定《沧源佤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知识》,内容涉及脱贫攻坚冲刺要做好的重点工作,户、村、乡(镇)、县脱贫退出标准及程序,脱贫攻坚农户“二十个说得清”、产业扶贫政策等,并印发到各单位(部门)、乡(镇、场)、村(社区)的干部职工和驻村工作队员手中,让机关干部职工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有关知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发挥机关干部、驻村队员作用,进村入户宣传脱贫攻坚知识、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拓宽政策宣传覆盖面,增强群众的知晓率、参与度,为决战脱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奠定基础。
  10个乡(镇)成立扶贫开发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1.47亿元产业发展资金为撬动,以216个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消除,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县特色产业面积达74.96万亩,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4个,扶贫开发公司共实施项目187个,实现收入56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