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多位一体”推进廉政文化教育
打好“预防针” 唱响“主旋律”
沧源“多位一体”推进廉政文化教育
本报讯 (通讯员 陈龙 田思) 今年以来,沧源佤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积极顺应监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把加强廉政教育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探索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将艺术感染、文化浸润和心灵洗涤融为一体,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推进廉政文化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以条例为戒尺,认真组织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做到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以案例为镜鉴,用好《访“虎”——云南省省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纪实》警示教育教材用书,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对照违纪违法反面典型,以案为鉴、提升境界、历练自我。以通报为抓手,组织领导干部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作风纪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典型案例通报,充分发挥通报一个、教育一批、震慑一片的警示教育作用。以影片为警示,组织全县领导干部观看沧源县纪委2017年与市纪委宣传部联合拍摄全国第一部以佤族元素为题材的党风廉政微电影《叶娜的眼泪》,并将影片译制成佤语和傣语,切实增强反腐倡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全县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决不姑息》《决不饶恕》等警示教育片,充分发挥了廉政影片的警示、警醒、警觉、警惕、警戒作用,进一步唤醒党员干部敬畏之心。
举办以“风清气正旗更红 阿佤人民唱新歌”为主题的廉政文化文艺汇演,将歌伴舞、集体合唱、小品、诗朗诵、民间乐器伴奏说唱、民族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融为一体,从全县各级各部门、不同行业报送的35个廉政文艺作品中精心挑选《廉洁从政“西代勐”》《廉政颂》等13个优秀作品进行表演,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系列廉政文化宣传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接受警示教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
举办沧源2018年廉政文化书画摄影作品展,通过镜头、笔墨记录勤政廉政、警示教育、家风家训、高风亮节的人文风光和良好的干部群众精神风貌,展出的300余幅书画摄影作品,主题突出,寓意深刻,抒发了浩然正气,全面展示沧源县廉政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县纪委监委分批次组织全县79部门2000余名干部职工观展,在县纪委监委机关建设廉政书画摄影展览厅,定期组织全县领导干部职工到展览厅参观学习,接受廉洁警示教育。
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融合,通过使用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图画漫画、名言警句、家训家规、廉政故事等,在县城葫芦湖周边张贴和悬挂100多副廉政文化宣传图,近距离地送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眼中、心中,使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廉洁自律意识,积极营造浓厚的“崇廉尚洁”社会氛围,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
组织党员干部旁听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公开庭审,面对面、零距离感受到违纪违法的惨痛教训,让典型案例成为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的“活教材”,让庭审现场变“廉政教育课堂”,切实发挥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警示作用。此外,持续发挥县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作用,实时组织党员干部实地参观,接受教育。
以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班为契机,对全县党员进行党纪党规专题培训,采取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形式,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讲解,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党纪国法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充分利用短信平台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特点,每逢佳节向广大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打招呼、送祝福、讲纪律、提要求,做到温馨提醒常在。利用“佤山清风”微信公众号,发布廉政信息,重申纪律规定,严明纪律要求,督促全县各级党员干部遵纪守法、节俭文明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