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群众心里 帮在脱贫实处

刊发时间:2018-11-01 A1版  作者:谢进 李春林 王红军

永德县抽调1500余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大走访——

走进群众心里   帮在脱贫实处

  “大家来帮助我们种魔芋,加上我外出打工的收入,今年我家的收入会有大的增加。”面对走访干部,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新塘村新寨自然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中林自信地说。
  到李中林家走访的干部详细了解他家的生产生活现状、帮助他算收入账,增强脱贫自信心。“你家新房盖起来了,还买了机动车,脱贫不在话下。”来走访的永德县一中教师李强表示。
  今年8月开始,永德县结合全县99个贫困村未脱贫8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4154户54133人中未脱贫5106户16955人的实际,抽调1505名包村党员干部,以自然村为单元组成922个工作组,用两个月时间深入116个行政村2个社区的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
  大走访过程中,永德县采取实地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自然村为单元,工作组再实行划片负责,入户开展调查和完成“永德县农户走访问卷”“乡村振兴四个清单”“危房认定、标识、统计和一户一方案编制”。
  该县坚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沉到一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倾听群众心声,了解实际情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标对表找问题,进一步把短板弱项分析精确,把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规划精细,全面补齐脱贫退出短板,确保如期实现脱贫退出目标。
  大走访工作由县、乡(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指挥和调度,分级包干、整体联动、共同担责。开展访前培训,让党员干部“学会访”,要求对全县10个乡(镇)116个行政村、2个社区内所有自然村组农户进行全覆盖逐户拉网式走访排查,实现贫困对象家底、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投入产出、帮扶责任、脱贫时序“六清”,让党员干部“访得深”。
  为防止“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永德县统一思想认识、严肃纪律作风、明确工作责任、严格责任追究,通过市委巡查督查组督查、县纪委督查、专项督查和行业督查等四种方式强化督促检查。
  9月份开始,在大走访基础上,永德还开展了全县脱贫攻坚“全力冲刺、大干100天”行动,以乡(镇)为主体,全面梳理排查存在的短板弱项,倒排时间工期,抓实问题整改,进村入户开展危房改造和产业发展等帮扶工作,全面补齐贫困户退出、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短板。
  云南日报记者  谢进 李春林 通讯员  王红军
  原载《云南日报》2018年10月30日6版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810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走进群众心里 帮在脱贫实处

刊发时间:2018-11-01 A1版  作者:谢进 李春林 王红军 【字体:大 中 小】

永德县抽调1500余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大走访——

走进群众心里   帮在脱贫实处

  “大家来帮助我们种魔芋,加上我外出打工的收入,今年我家的收入会有大的增加。”面对走访干部,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新塘村新寨自然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中林自信地说。
  到李中林家走访的干部详细了解他家的生产生活现状、帮助他算收入账,增强脱贫自信心。“你家新房盖起来了,还买了机动车,脱贫不在话下。”来走访的永德县一中教师李强表示。
  今年8月开始,永德县结合全县99个贫困村未脱贫8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4154户54133人中未脱贫5106户16955人的实际,抽调1505名包村党员干部,以自然村为单元组成922个工作组,用两个月时间深入116个行政村2个社区的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
  大走访过程中,永德县采取实地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自然村为单元,工作组再实行划片负责,入户开展调查和完成“永德县农户走访问卷”“乡村振兴四个清单”“危房认定、标识、统计和一户一方案编制”。
  该县坚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沉到一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倾听群众心声,了解实际情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标对表找问题,进一步把短板弱项分析精确,把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规划精细,全面补齐脱贫退出短板,确保如期实现脱贫退出目标。
  大走访工作由县、乡(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指挥和调度,分级包干、整体联动、共同担责。开展访前培训,让党员干部“学会访”,要求对全县10个乡(镇)116个行政村、2个社区内所有自然村组农户进行全覆盖逐户拉网式走访排查,实现贫困对象家底、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投入产出、帮扶责任、脱贫时序“六清”,让党员干部“访得深”。
  为防止“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永德县统一思想认识、严肃纪律作风、明确工作责任、严格责任追究,通过市委巡查督查组督查、县纪委督查、专项督查和行业督查等四种方式强化督促检查。
  9月份开始,在大走访基础上,永德还开展了全县脱贫攻坚“全力冲刺、大干100天”行动,以乡(镇)为主体,全面梳理排查存在的短板弱项,倒排时间工期,抓实问题整改,进村入户开展危房改造和产业发展等帮扶工作,全面补齐贫困户退出、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短板。
  云南日报记者  谢进 李春林 通讯员  王红军
  原载《云南日报》2018年10月30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