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枝硕果映红霞

——班卖村“三步”走出提升人居环境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
刊发时间:2018-11-01 A1版  作者:陈灿华 张伟锋

  走进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班卖村,昔日脏乱差的现象不见了,村村寨寨铺起了硬板路,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子,每当夜幕降临,拉祜山寨的灯亮起来,班卖村就是最美丽的地方。
  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以来,耿马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率先把班卖村建成最美丽的地方。走好提升人居环境 “三步棋”,发动群众真正成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2017年以来,由村党总支牵头,对全村人居环境提升做调查、谋规划,围绕全村道路硬化、公厕洁净、垃圾处理池和集体活动场所不足等短板,积极申报项目,确保村级规划充分体现群众对美好环境的现实需要。目前,在各挂包部门和行业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乡至村26.5公里的柏油路已建成通车,村至组29公里的硬板路也竣工使用,入户道路硬化正在稳步推进中。有4个村民小组累计安装95盏太阳能路灯;全村新建公共厕所9个;建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8个;垃圾处理池科学选址,抓紧推进建设。党总支始终坚持带头引领、一抓到底,全村党员、群众以感恩之心爱路护路,管好用活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为全村人居环境提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村党总支对进村柏油路进行分段,由总支成员分段认领、党员参与,对应村民小组具体落实;入组公共路段的硬板路由小组中的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负责;入户的硬板路实行农户包干制,由村民小组会议研究并实地分段分片定户确责。将“逢10必扫”和“庭院3达标”纳入《村规民约》,坚持对全村道路、活动场所、公共厕所等公共卫生区域“逢10必扫”,即每月的10、20、30号为村民小组集体开展大扫除、大保洁的固定日。根据农户庭院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农户制定“庭院3达标”卫生标准,让村民按照“一整齐、二定期、三干净”三条标准打扫自家庭院,即:生产生活用具摆放整齐;定期打扫卫生、定期收拾家务;个人卫生干净、厨房卫生干净、房前屋后干净。做到奖罚有据,对乱倒乱扔垃圾的村民进行罚款,对举报者给予奖励;对整户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户,每年向所在小组缴纳一定的保洁缺勤费,并由村组进行公示。每次打扫环境卫生缺勤的群众均按规定收取一定的保洁费。党员同志对环境卫生的牵头负责与履职表现,作为评先评优和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保洁制度的有效执行为提升人居环境走出了坚实有效的“第二步”。
  在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恩泽下,班卖村已呈现出产业有发展、生态有保护、记得住乡愁,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良好态势。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长周国华说,“七改三清”必讲必知必做。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和村组干部每次进村入户,都必须对农户庭院卫生进行检查。对不达标的农户及时讲解工作要求,并对照“庭院3达标”标准,带领农户及时整改;营造做好常见常知常做氛围。以村委会驻地为起点选出4个区域,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精心绘制出充分体现民风民俗特色、展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墙画,让村民进出村就能看到爱护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打牢群众保护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思想基础。群策群力共创美好家园已经成为村民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的追求,村组干部、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结合村里有着丰富竹资源和村民有着编织竹篱的习惯,组织动员群众在入村主干道和自家庭院外围起“小竹篱”,竹篱笆不仅美观还能有效防止农户散养家禽对村组环境卫生的破坏。目前,全村13个村民小组均已完成竹篱笆围栏编织,小竹篱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推动班卖村在提升人居环境道路上踏出了“第三步”。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810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满枝硕果映红霞

——班卖村“三步”走出提升人居环境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成果

刊发时间:2018-11-01 A1版  作者:陈灿华 张伟锋 【字体:大 中 小】

  走进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班卖村,昔日脏乱差的现象不见了,村村寨寨铺起了硬板路,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子,每当夜幕降临,拉祜山寨的灯亮起来,班卖村就是最美丽的地方。
  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以来,耿马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率先把班卖村建成最美丽的地方。走好提升人居环境 “三步棋”,发动群众真正成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2017年以来,由村党总支牵头,对全村人居环境提升做调查、谋规划,围绕全村道路硬化、公厕洁净、垃圾处理池和集体活动场所不足等短板,积极申报项目,确保村级规划充分体现群众对美好环境的现实需要。目前,在各挂包部门和行业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乡至村26.5公里的柏油路已建成通车,村至组29公里的硬板路也竣工使用,入户道路硬化正在稳步推进中。有4个村民小组累计安装95盏太阳能路灯;全村新建公共厕所9个;建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8个;垃圾处理池科学选址,抓紧推进建设。党总支始终坚持带头引领、一抓到底,全村党员、群众以感恩之心爱路护路,管好用活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为全村人居环境提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村党总支对进村柏油路进行分段,由总支成员分段认领、党员参与,对应村民小组具体落实;入组公共路段的硬板路由小组中的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负责;入户的硬板路实行农户包干制,由村民小组会议研究并实地分段分片定户确责。将“逢10必扫”和“庭院3达标”纳入《村规民约》,坚持对全村道路、活动场所、公共厕所等公共卫生区域“逢10必扫”,即每月的10、20、30号为村民小组集体开展大扫除、大保洁的固定日。根据农户庭院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农户制定“庭院3达标”卫生标准,让村民按照“一整齐、二定期、三干净”三条标准打扫自家庭院,即:生产生活用具摆放整齐;定期打扫卫生、定期收拾家务;个人卫生干净、厨房卫生干净、房前屋后干净。做到奖罚有据,对乱倒乱扔垃圾的村民进行罚款,对举报者给予奖励;对整户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户,每年向所在小组缴纳一定的保洁缺勤费,并由村组进行公示。每次打扫环境卫生缺勤的群众均按规定收取一定的保洁费。党员同志对环境卫生的牵头负责与履职表现,作为评先评优和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保洁制度的有效执行为提升人居环境走出了坚实有效的“第二步”。
  在党的富民、惠民政策恩泽下,班卖村已呈现出产业有发展、生态有保护、记得住乡愁,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良好态势。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长周国华说,“七改三清”必讲必知必做。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和村组干部每次进村入户,都必须对农户庭院卫生进行检查。对不达标的农户及时讲解工作要求,并对照“庭院3达标”标准,带领农户及时整改;营造做好常见常知常做氛围。以村委会驻地为起点选出4个区域,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精心绘制出充分体现民风民俗特色、展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墙画,让村民进出村就能看到爱护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打牢群众保护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思想基础。群策群力共创美好家园已经成为村民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的追求,村组干部、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结合村里有着丰富竹资源和村民有着编织竹篱的习惯,组织动员群众在入村主干道和自家庭院外围起“小竹篱”,竹篱笆不仅美观还能有效防止农户散养家禽对村组环境卫生的破坏。目前,全村13个村民小组均已完成竹篱笆围栏编织,小竹篱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推动班卖村在提升人居环境道路上踏出了“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