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禁酒令”初显成效
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工作和学习上来
沧源“禁酒令”初显成效
本报讯 (通讯员 陈 龙 王 婧) 公务禁酒是干部的福利啊,现在身体状况好了,上班在状态了;原来公务接待想躲酒都躲不了,现在想躲酒也没机会;领导干部饭前玩牌赌酒的现象一去不复返;现在出去应酬的机会少了、陪家人的时间多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出台“禁酒令”的规定后,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的同时,注意了解社会各界的反响,干部群众纷纷为“禁酒令”点赞,拍手叫好。
近年来,沧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酒”为突破口,出台“禁酒令”规定,公务接待全面禁酒,严格约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饮酒行为,切实增强纠正“四风”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至去年该县“禁酒令”出台实施以来,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越来越强,“敬酒”变“禁酒”,不敢喝、不能喝、不想喝的态势逐步形成,社会观感显著改善,党风民风得以刷新,因“酒”被处理的干部由去年9人减到今年2人,同比减78%。
各乡镇“禁酒令”升级,在具体落实上出硬招、下重拳。
勐省农场管委会发挥好家风的引领作用,用亲情治住“酒瘾”,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职工家属签订了“禁酒令”,要求干部家属牢固树立起家庭助廉的意识,加强对党员干部饮酒行为的教育监督和约束,以好家风引领好作风。
岩帅镇立规矩治“酒风”,把整治范围延伸到村、组级,明确规定,不准在村上饮酒,不准在村上留酒,不准在村上摆放酒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带头革除饮酒中的陋习,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工作和学习上来,努力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交往活动。
芒卡镇党政班子率先垂范,组织镇、村、组干部200余人签订《禁酒承诺书》,坚决遏制强行劝酒、逼酒、酗酒等不文明饮酒行为发生,形成了一级负责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格局,从源头上杜绝酒后违规违纪违法等行为。
糯良乡建立“无酒食堂”,食堂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公务接待和家属朋友探望用餐一律在乡上食堂,既有效防止人情消费、职务消费,减低接待成本,也有利于加强对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监管,坚决杜绝饭店“酒局”。
班洪乡村规民约“限酒席”,遏制“整酒风”,除了婚丧嫁娶以外,其他一律不举办酒席,酒席的规模、人数控制在200人(20桌)以内,不仅“约”出了文明的乡风,更赢得了众多村民的“心”。
“禁酒令”升级,对党员干部在公务接待或活动中的饮酒行为提出了更细更严格的要求,使禁酒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进而形成一种自觉,也彰显寸步不让、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纠“四风”的决心。
与此同时,县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结合重要节点的监督检查,加大对饮酒违规违纪问题查处力度,做到快查快出,严查严处,绝不姑息,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坚决遏制不良酒风气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