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实体经济企业发展活力
营商环境对一个地区的投资吸引力和企业发展非常重要。营商环境好,对外来投资吸引力和企业发展活力就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再次强调:“我们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我们要为民营企业营造好的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目的是聚企业、聚人心、促发展。临沧市营商环境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差距,甚至与周边地区也有差距,其最大的差距在于交通基础设施尚在加快改善中。许多投资商看好临沧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外来投资商前来考察的多、项目真正落地的少。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实体企业,推进临沧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企业放在首位,而加快实体经济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关键应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应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到实处,激发企业家发展信心,推动企业做强做大。
一、坚持政府和企业联动优化环境
营商环境是指影响商业活动即从企业开办、扩建、运营到关闭的环境和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硬环境主要是影响商业活动的客观物质条件,包括交通、电力、通信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软环境主要是影响商业活动的非物质条件,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法律等系列制度安排的总和。优化营商环境涉及方方面面。从企业讲,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也要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抓住主业,心无旁骛,力争做出更多的一流产品,发展一流的产业”的要求,把企业经营好发展好,并做到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构建良好的信用体系。从政府讲,应按照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不仅要继续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在‘软环境’上有新突破”的要求,在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硬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建设。临沧市目前除交通基础条件无法与内地甚至周边地区比外,其它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在“一带一路”中,肩挑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洋,有通往印度洋“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有世界第一的坚果种植基地和云南第一的蔗糖、茶叶及云南第二的核桃、咖啡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等。当前应着力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再下功夫。
二、加快“五网”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硬环境短板
重点应加快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绘制好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铁路“施工图”“时间表”,克服一切困难加快建设。临沧目前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铁路建成通车后,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必将大大增强,必将带动临沧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重点应着力打好临沧工业发展和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基础。围绕省委、省政府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部署,以工业园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明确产业定位、突出产业特色,加快推进园区路网、电网、互联网和供排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按照“一园一特色”推进产业发展,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应以旅游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谋划推进旅游综合体和休闲养老、养生旅游度假基地等建设,谋划具有临沧特色、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开发,以迎接加快发展时期的到来。
三、落实优化营造环境政策补齐软环境短板
——在优化完善营商环境政策上再下功夫。应进一步完善能有效吸引外来投资和增强企业家信心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和干部服务企业发展意识。各级干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制约,切实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应在提高法治化服务环境上再下功夫,创造企业投资和发展更加放心的法治环境。对投资商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坚决依法保护,对侵害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在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高度重视并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为外商投资营造放心、安全的环境,让外资进得来、更安心。应在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便利的市场经济环境上再下功夫。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要求,坚持各类投资主体公开透明、一视同仁,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应真正与其他各类投资主体享受同等的市场准入条件。民营企业在土地使用、财税政策、金融获得、优惠政策等要素获得上,应真正与国有投资享受同等待遇,推动形成市场准入公平、政策享受公平的良好市场环境,充分激发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和民间投资的活力。应在提供要素保障上再下功夫。重点应切实解决企业用地难、用电贵、融资难和融资贵等突出问题。应以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创新为着力点,切实支持园区抓好土地收储,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各园区建设发展需要,每年为园区预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以解决企业发展用地难的问题。应充分发挥临沧是“云电外送”水电能源基地的优势,切实通过采取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支持改造升级接入电压等级、建设增量配电网和财政补贴等措施,解决企业用电贵的问题。切实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采取国资控股、鼓励民营和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方式,推进工业园区投融资平台建设,并积极支持园区发行土地收储专项债券,支持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和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和“新三板”、IPO挂牌融资,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抓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党的十九大以来,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对保护企业家创新创业、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2018年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之后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多次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后出台的相关政策涵盖了为企业减费降税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用能成本、用地成本、物流成本及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等方方面面,特别为企业减税降费、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等方面的力度非常大。在2018年8月16日和9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强调:“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传导机制,采取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缓解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把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对落实情况开展检查核实,决不允许拖延和打折扣,决不允许自行其是。” 2018年10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再次强调:“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增强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做到松紧适度。”“要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实施好民企债券融资支持计划,研究支持民企股权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企发展支持基金。”“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等。随即10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减税降费政策和解决中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难措施,传递的政策信号非常明确,就是加大对企业减负和金融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及民营企业力度。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通知》,对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了保障。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部出台《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省委、省政府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作出了系列部署。精准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政策落实,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政策落实的效果,抓实政策的精准贯彻落实,注重防止对政策落实搞“一刀切”,推动在全社会形成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良好营商环境氛围,推动营商环境评价企业财产登记与保护、金融获得、纳税、纠纷解决、劳动力市场监管等指标优化,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增强企业家信心。
——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攻坚。应切实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措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求,把“一网通”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应注重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服务企业发展理念,提高服务企业发展水平,人人都热情、高效地为企业服务,形成全社会助力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带动经济实现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