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增强党员干部履职本领
突出政治引领 打造“彩色课堂”
镇康县增强党员干部履职本领
本报讯 (通讯员 阮露明丹) 镇康县以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为抓手,突出政治引领,着力打造“彩色课堂”,为党员干部“富脑提质”“强身健体”,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履职本领,提升能力助推精准脱贫。
该县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对全县721名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采取“百名‘讲师’上讲台”的方式,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组织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骨干教师、党务工作者走上讲台、走进学校、走进农家、走进党员群众中间,进行授课87期,参训学员达 7286人次;各级党组织同步开展集中专题学习1700多场次,各乡(镇)用双语宣讲、“阿数瑟”弹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3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8万多人。同时,扎实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讲村史看变化、走遗址祭先烈”活动为载体,充分使用南伞镇玉蒿林“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凤尾镇小落水平叛遗址、勐捧镇中国远征军战地医院遗址等教育基地,常态化对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感恩教育,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筑牢信念之“基”。
按照“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把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建立“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根据各村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同时,紧扣脱贫摘帽攻坚任务,增派派驻村包组干部535名,建立干部挂钩联系帮扶责任制度,帮扶干部深度挖掘挂钩的每户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固本培元,为扶贫对象量身定做脱贫方案,切实帮助扶贫对象挖掉“穷”根子,甩掉“穷”帽子。各乡(镇)对应建立涵盖经营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在内的“农村党员人才信息库”,通过宣传引导、技能培训等方式,增强农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水平。
由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牵头,采取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知识专题培训、进行提醒约谈、组织约谈等一系列措施,请党员干部吃“廉政餐”,打“预防针”、定期“晒太阳”,全覆盖、全方位提高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廉洁从政意识。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育,利用反面典型、反面教材的震动与冲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前车之鉴,强化党员干部遵规守纪观念,提升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加固抵御不正之风思想防线。
依托“云岭先锋”手机APP平台、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 采取不受时间、 空间限制的学习模式,结合阶段性学习重点,及时上传各类学习资料,提高党员对网上在线学习的认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不断强化干部在线学习,定期开展网上督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及时了解学习进度,掌握干部在线学习情况,对在线率不高、学习时间不足的,采取电话提醒的方式,督促认真开展在线学习,对“零学时”和学习进度缓慢的个人进行通报。县委组织部把干部在线学习完成情况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记录,与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对在线学习达不到时间要求的,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不予评优选先,通过从严从实管理,增强干部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