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杀手”—高血压

刊发时间:2018-11-13 A3版  作者:

  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
  高血压通常没有特异的自觉症状,而且病人的主观感觉和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容易被病人忽略,直到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才引起重视,这时已造成心脑血管损害。
  多数高血压病人悄然起病,不易被察觉。许多病人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病就诊时被偶然发现。
  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不能认为就没有高血压。只有测量血压,才能心中有数。
  有些患者是以急性中风或急性心肌梗死而骤然发病,到医院检查才发现高血压,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大多数起源于青年时期的轻度高血压。
  由于无明显的症状,许多高血压患者拒绝降压治疗或不能规律服用降压药,从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平常貌似“健康”而突然死亡者,多数是心脏病或脑出血引起的猝死;猝死往往与血压骤然升高或严重心律失常有关。许多病人发病前已有多年高血压,因无自觉不适症状而疏于防范。
  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已居世界首位,高血压是我国人群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
  没有发现的高血压,对人体心脑血管损害更大。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的心脑血管及肾脏受累的比例明显升高,且易发生恶性高血压。
  越早期发现高血压,越早期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高血压对心脑血管造成的损害就越少。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即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5个成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991年相比,2002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31%,高血压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
  目前我国农村高血压患病率正在快速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少。
  我国年轻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高血压发病低龄化值得关注。
  女性在更年期和更年期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和有效防范。
  儿童高血压也不少见,而且知晓率极低,往往被忽视。对儿童期高血压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美国弗明翰心脏流行病学研究提出,在55岁血压正常的人群中,有90%的人以后可能会发展为高血压。
  我国6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达50%左右。若不加强防治,高血压将危害每一个人的健康。
  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一次测量血压正常者并不代表以后血压正常,因此应定期测量血压。
  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习惯高盐饮食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者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更应定期测量血压。
  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应该小于120/80毫米汞柱,如果发现血压水平超过140/90毫米汞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非同日三次收缩压水平均大于140和/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确诊为高血压。

返回
2025年07月06日  第811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无声杀手”—高血压

刊发时间:2018-11-13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
  高血压通常没有特异的自觉症状,而且病人的主观感觉和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容易被病人忽略,直到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才引起重视,这时已造成心脑血管损害。
  多数高血压病人悄然起病,不易被察觉。许多病人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病就诊时被偶然发现。
  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不能认为就没有高血压。只有测量血压,才能心中有数。
  有些患者是以急性中风或急性心肌梗死而骤然发病,到医院检查才发现高血压,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大多数起源于青年时期的轻度高血压。
  由于无明显的症状,许多高血压患者拒绝降压治疗或不能规律服用降压药,从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平常貌似“健康”而突然死亡者,多数是心脏病或脑出血引起的猝死;猝死往往与血压骤然升高或严重心律失常有关。许多病人发病前已有多年高血压,因无自觉不适症状而疏于防范。
  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已居世界首位,高血压是我国人群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
  没有发现的高血压,对人体心脑血管损害更大。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的心脑血管及肾脏受累的比例明显升高,且易发生恶性高血压。
  越早期发现高血压,越早期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高血压对心脑血管造成的损害就越少。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即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5个成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991年相比,2002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上升了31%,高血压患病人数增加约7000多万。
  目前我国农村高血压患病率正在快速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少。
  我国年轻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高血压发病低龄化值得关注。
  女性在更年期和更年期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和有效防范。
  儿童高血压也不少见,而且知晓率极低,往往被忽视。对儿童期高血压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美国弗明翰心脏流行病学研究提出,在55岁血压正常的人群中,有90%的人以后可能会发展为高血压。
  我国6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达50%左右。若不加强防治,高血压将危害每一个人的健康。
  早期发现高血压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一次测量血压正常者并不代表以后血压正常,因此应定期测量血压。
  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习惯高盐饮食以及缺乏体力活动者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更应定期测量血压。
  健康成人的正常血压水平应该小于120/80毫米汞柱,如果发现血压水平超过140/90毫米汞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非同日三次收缩压水平均大于140和/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确诊为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