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山旱谷香
刊发时间:2018-11-18 A3版 作者:陶仁标 【字体:大 中 小】
相隔12年,我在中秋时节,再次拜访沧源佤山。
刚进入糯良乡,我便看到深厚的大地上,旱谷将山坡地面装扮成了一片片金黄,闻到她散发出的一阵阵清香。
旱谷是当地佤族群众对旱稻即陆稻的别称,据史料载,旱谷的原始栽培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是热带亚热带少雨缺水旱地上的生态型农作物。旱谷米饭的味道极好,但谷米的产量不高,如今在别的地方已经很难见到。我的家乡隶属云县忙怀乡,是位于澜沧江畔的一个布朗族寨子,包产到户以后的几年里,乡亲们还在种植旱谷,后来因其产量低,大家为追求高产而放弃了种旱谷,但沧源佤山把旱谷保留了下来。据了解,近几年来,沧源全县每年种植旱谷在9000亩左右,产量1600吨上下。
沧源佤山早已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历史,但仍然保留了旱谷种植,这也是乡村的一种根,民族的一份情。看得到山,望得见水,佤山的旱谷,留住了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