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高:鼓足信心 勤劳致富
初冬,何玉高正忙着打理院内的花草,他高兴地说:“通过扶贫政策的扶持,我家住上了小洋楼,收入增加了,日子也更好过了,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50多岁的何玉高,是凤庆县小湾镇三水村水井自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4口人,2011年,妻子因患精神病散失了劳动能力,两个孩子在校读书,家里的重担就压在何玉高一个人身上。由于家住高寒山区,产业发展难,又要照顾妻子,日子过得十分艰苦。2014年,通过评议、精准识别,何玉高户成为全村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得到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
“当贫困户不光荣,只是暂时没有办法。”何玉高说。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帮扶干部来到他家,与他促膝而谈,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致富计划,为他鼓足脱贫信心。
何玉高虽然年过半百,但他喜欢学习种养技术,特别是养猪和果木嫁接,由于大山茶价格高,他就总结出了一套嫁接技术,经过3年多实践运用,大山茶嫁接让他尝到了甜头,家里5亩多的大山茶,今年实现收益1万多元。何玉高致富不忘乡亲,特别是和他一样的贫困户,通过他帮助嫁接的农户达到50多户,嫁接面积30多亩。团结小组茶建军户,2016年嫁接大山茶2亩,今年实现鲜叶收入3500多元。何玉高除了帮助困难农户嫁接外,还把技术传授给其他群众,让更多农户掌握这门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脱贫目标。
为解决何玉高家庭经济来源单一问题,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他家又开始发展养殖业,每年养猪10多头,养鸡近100只。每年增加销售收入1万多元。因为何玉高勤劳朴实,做事认真负责,村“两委”又给他争取了护林员及村民小组环境卫生保洁员岗位,每月给予报酬800元。何玉高自承担起这项工作以来,服从安排,认真履职,主动做好森林防火巡查、禁止滥砍滥伐政策宣传。
何玉高自学各种种植养殖技术的同时,积极参加村上组织的各种科技培训,2014年以来,他先后参加了茶叶、核桃管理技术、养殖技术培训5次,他学以致用,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家里的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2016年,何玉高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起了87平方米安居房,全家住进了新居。2017年,就读于玉溪师范学院的女儿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墨玉县成为一名教师,有了自己的收入,儿子也学到技术外出务工,全家实现了生产经营性收入3.5万元,家庭人均纯收入超出了贫困户脱贫标准,如期实现脱贫。
“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不管用,党的政策好,只有勤劳才会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何玉高说。